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 第222章 交接天津事宜

第222章 交接天津事宜(1/5)

    醇亲王载沣迈出长春宫宫门,脚步匆匆地穿过重重宫门,径直往内务府方向走去。

    春日的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却照不进他心头那片关于皇室未来的阴云。

    他深知,此次南下天津,不仅关乎皇室资产的清查与保全,更关乎皇室未来的生计与出路。

    此时内务府衙署内,各司值房内笔帖式们正在新任命的官员带领下有条不紊地低头整理书写着名项事宜。

    内务府总管大臣值房。

    马佳绍英正伏案疾书,案几上摊开着厚厚一叠账册,旁边还放着广储司与会计司联合呈报的最新皇室皇庄土地详情账目。

    都是根据内务府历年档案及皇家会典,重新考察核定的最新账目。

    而负责此件要事的会计司郎中侍立一旁等候吩咐。

    马佳绍英快速查看过账目细节,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凑。

    少倾,马佳绍英放下账目看向等候一旁的两位官员。

    "此前根据区域划分而分别核查皇庄资产,后又因内务府改革将此前负责的官员罢黜众而影响了一定修订进度,幸得皇太后与醇亲王筹谋得当,早在风声初起时便暗中考察人选,提前选定诸位替任职务,及时下达了任命诏书。"

    "尔等虽及时入宫任职,但其中也难免有所耽搁,需要重新熟悉内务府现状、人事以及所管辖的内务要物。"

    "郎中大人"马佳绍英轻抿一口茶,目光温和却透着审视,"这入宫任职已有一旬,可都还适应了?"

    会计司郎中当即率先开口,他是个三十出头的蒙古镶黄旗子弟,祖父曾是乾隆朝老臣,父亲却在庚子年死于乱军。他眉心微皱,苦笑道:"回大人,下官这十日几乎没睡过整觉。旧司的账本堆得比景山还高,里头猫腻比御膳房的调料还杂。"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下官等已基本熟悉内务府诸项事务,如祭祀祖陵、管理宫藏文物、应对民国方面的交涉,以及皇上的日常起居安排(如读书、召见臣工的时间)。只是在接手重新编定皇室资产上,起初虽有些棘手但如今也已顺畅。"

    殿内气氛一时活泛起来。

    马佳绍英含笑看着这个敢言的新晋官僚——他们大多是三十五岁上下的少壮派,既有满洲贵胄之后,也不乏汉军旗的实干之才。

    "如此甚好!"马佳绍英微微点头,看向会计司郎中并询问道。

    "既如此,根据划分区域的核查,重新编定皇庄账目进度如何了。"

    两人对视一眼,会计司郎中回道,"大至划分了京畿地区,盛京地区,北直隶地区,锦州,热河以及长城口外等地。其中因京畿地区所属皇庄规模有限且靠近皇城最易管理,因此京畿地区的皇庄已经最先核查完成账册编订,可以随时调用。"

    "其于诸地区所管辖的皇庄繁杂,核查进度各有不同。"

    "嗯,甚好!"

    "你们各自心中有数便好,即以接手各项事务,只是这核查编订皇庄账册之事还需加紧。"

    "京畿地区皇庄账册即编订完成,那就将统计的账册与地契副本取出,本官看今日便可派人将其送往醇亲王府,用以醇亲王去天津时配合民国政府土地清丈局清查土地时使用。"

    "下官明白,稍后便让人将京畿地区的皇庄账册取出,命人送往醇亲王府。"

    马佳绍英听了会计司郎中对京畿皇庄账目的安排表示满意,微微颔首,心中闪过一丝思忖,继而看向站在一旁的会计司郎中,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关切,继续问道。

    “此次会计司新任命了不少官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人才。本官如今有一事欲定,此前朝会上醇亲王透露需派官员前往上海任职,不知会计司新任命的官员之中,可有意向前往南方上海任职之人?”

    会计司郎中微微一怔,随即恭敬地回答道:“回总管大人的话,会计司内诸位同僚,皆是恪尽职守、勤勉有加之人。只是对于南下上海之事,目前尚未热切表现出有意前往之人。”

    马佳绍英微微点头,表示理解,继续说道:“本官也知此事并非人人皆愿,南下路途遥远,南北差异诸多不便。但本官今日探询此事,实乃关乎皇室重要安排。”

    他稍作停顿,目光变得更为专注,认真地说道:“此次想选派一人前往上海荣氏兄弟公司任审计监察之职。此人选要求稍通西洋实业经济,且擅长审计监察。"

    "荣氏兄弟公司在上海商界颇具影响力,皇室与之入股合作,派驻审计监察人员,代表大清皇室在其公司行使审计监察之权,以确保皇室投资或合作事宜的财务明晰、合规合理。”

    会计司郎中听后,认真思索片刻,然后抱拳回禀:“回总管大人,会计司内新任命的官员,无论是郎中、员外郎还是主事,皆是精通商股经济之道,在筹算方面颇有心得,皆能担予重任。”

    “会计司上下,听凭总管大人调遣。只是对于南下上海任职,尤其是前往荣氏兄弟公司这样颇具规模的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