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十国风华 > 第三百零六章 焕然一新

第三百零六章 焕然一新(1/2)

    次日,以殿前司人马为主组成新的殿前司所属诸班直及龙捷(马军)、虎捷(步军)、铁骑、控鹤等诸禁军,立即亮相在城外沙场练兵场!

    城外沙场练兵场,旌旗如林,新组建的殿前司诸班直与龙捷、虎捷等禁军列阵而立,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辉。杨骏身着紫袍立于高台上,身旁的赵匡胤按剑而立,目光扫过阵列时带着几分锐利。

    “第一队,队列!”杨骏扬声道,手中令旗挥下。

    龙捷军率先而动,五百骑兵催马成列,马蹄踏地声如惊雷滚过,不多时便列成严整的方阵——正是石守信琢磨出的“雁形变阵”,两翼骑兵微微前出,似雁展翼,既藏锋锐,又备接应。赵匡胤见状颔首:“此阵在高平曾破北汉左军,今日看来,更见精熟。”

    杨骏却摇了摇头,令旗再挥:“变‘圆阵’!”

    鼓声骤变,龙捷军阵脚微动,却有十数骑反应稍慢,致使阵形出现一瞬的紊乱。杨骏当即命人记下:“龙捷军,队列扣一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迟滞一刻便是生死之别。”

    石守信策马出列,朗声道:“末将认罚!请再试!”

    待鼓声再响,龙捷军动作果决如电,圆阵转瞬而成,骑兵首尾相接,盾甲连成铁壁。这一次,竟无一人错步。

    “第二队,协同!”杨骏看向虎捷军,“步军与弩军配合,演练‘梯次推进’!”

    虎捷军士卒扛着云梯向前,弩军则在其后列阵,箭矢如连珠般落在前方标靶——寻常练兵多是步军在前、弩军在后,而杨骏要求的“梯次”,是步军推进十步便暂歇,弩军上前补位射击,再交替向前,如此既能护步军周全,又能让弩箭始终覆盖前方。

    初时,步军与弩军配合生疏,常有碰撞。杨骏却不催促,只让王仁赡在旁记录:“记,虎捷军第三队与弩军第二队衔接迟滞,缘由:口令传递不清。”他对身旁的将领们道:“战场协同,不在快,在‘顺’。就像潞州的风箱,推拉得法,炉火才旺;若一快一慢,只会呛烟。”

    午后演练“夜战识旗”,杨骏命人将各色令旗在暮色中举起,让士卒辨识旗语并做出反应。有老兵抱怨:“打仗靠的是力气,认这些花花绿绿的旗子作甚?”

    赵匡胤闻言,取过一面黑色令旗挥动,身后铁骑营瞬间熄灭火把,隐入阴影。他沉声道:“当年高平夜袭,若不是北汉兵不识我军‘偃旗’之令,怎会被我两千骑冲溃大营?”老兵们闻言默然,再看令旗时,眼神多了几分敬畏。

    杨骏望着这一幕,对赵匡胤道:“你看,士卒不怕严苛,怕的是不知为何而练。就像烧煤,得让他们知道,通孔是为了通风,掺黄土是为了耐烧——练队列是为了齐进退,练协同是为了互护持,练识旗是为了知进退,道理讲透了,他们才肯用心。”

    日暮时,杨骏命人抬来十口新锻的铁锅,架在煤炉上,锅中煮着热气腾腾的肉粥。“今日表现最优的三个班,各加一碗肉!”他高声道,“往后,练得好,便吃得好;立了功,便赏得多——这就是殿前司的规矩!”

    士卒们欢呼声响彻沙场,连最年长的老兵也直了直腰板。杨骏知道,练兵不仅是练筋骨,更是练心气——当他们看到汗水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规矩能让队伍更有战力,这殿前军的根基,才算真正扎下了。

    高台上,炊烟与旌旗共舞,远处的开封城已亮起灯火。赵匡胤忽然笑道:“照此练下去,不出三月,便是北汉倾国来犯,我也有底气让他们有来无回。”

    杨骏望着渐次归营的队伍,眼中映着煤炉的火光:“不止如此。我要让这沙场的练兵声,变成敲碎五代积弊的锤子——让天下人知道,大周的禁军,不再是骄兵,是能护国安民的锐士。”

    夜色渐浓,练兵场的篝火却越烧越旺,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这些士兵们稚嫩的脸庞无一不是对战功的渴求!

    ……

    侍卫司!

    义成军节度使张永德与忠武节度使李重进听着手下的汇报,脸色间透露着几分的疑然道:“这杨骏与赵匡胤在搞什么鬼,不是说从侍卫司中挑选精兵强将充斥殿前司吗?怎么突然自己练起兵来了?”

    李重进摇了摇头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这一时间内也看不出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没啥好事!”

    张永德听到这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道:“难得咱们想法一致,对了,陛下下的旨意,你手底下都没有人跟你求情一二?”

    “哎,手心手背都是肉,手下的将士们跟着我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如今陛下下旨进行挑选,焉能没有求情的?不过,这岂是我二人所能左右的?”

    张永德神色一黯道:“话虽如此,可眼睁睁看着自家弟兄被挑去殿前司,心里总不是滋味。”

    张永德指尖敲击着案上的军报,紧接着又开口道:“听说杨骏给殿前司的士卒加了三成粮饷,还日日有肉粥——咱们侍卫司的老兵,跟着先帝打了半辈子仗,也没这待遇啊。”

    李重进猛地拍了下桌子,铁甲护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