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明同志,咱们再好好聊聊。
你把你姐姐研究布料的事儿,还有你说想怎么安排冲锋衣的事儿,再跟我详细说说。”
廖永明自然不能跟江同志说,他曾笃定的让大姐廖国华去研究如何把塑料研制成珊瑚绒、摇粒绒之类的布料。
他只是跟江同志说,大姐还有棉纺厂的许厂长在听到他异想天开的设想后,竟然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去尝试。
似乎好像是已经有了些许成果。
廖永明还很郑重的说了一下,自己决定投资大学搞定向研究的事。
“唉~~~
只可惜我目前能力有限,也只能先资助h省大学研究一下布料和食品安全与保鲜、存储方面的问题。
希望我的服装厂真能像我设想的那样发展起来吧。
到时候要是服装真能卖到全世界,能为国家赚来更多的外汇。
或许我就有能力资助更多的大学搞更有意义的定向研究了。
也能资助贫困好学的孩子们读书,长大了报效祖国。”
不管廖永明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反正廖永明说这话时,江同志觉得廖永明说的很是情真意切。
虽然江同志见过不少人喊过很多次类似的口号。
可江同志就是觉得,只有廖永明说这话是最发自肺腑的。
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到,廖永明自打开始做生意以来,做了多少有益于国家发展、有助于群众生活的事儿。
口号谁都能喊,可事儿廖永明却总是办在了喊口号前面。
江同志正在心中暗暗感慨廖永明是多么好的一个同志呢。
就听廖永明喊完口号后,忽然话锋一转,转而询问起江同志有关冲锋衣的战略意义的事儿。
“领导,刚才我看您有些许顾虑。
所以我在想,如果国家要是能出手,帮忙加快我大姐研究布料的那个方向。
那有没有可能,两三年内甚至今年年底前就能把冲锋衣所需的内层布料研究出来?
要是真能马上研究出来的话,是不是我就能立马开工制作新款冲锋衣,给咱们国家最可爱的人装备上了?
如果真能这样的话……”
廖永明拧着眉头、咬了咬下唇,紧紧攥着拳头挥了挥,好似下定了巨大的决心。
“领导,如果真能让咱们的军队提前米国、小日子他们几年装备上更适合作战的冲锋衣,能够领先于他们。
那……那管它赚钱不赚钱的。
这冲锋衣这几年我就不做了!
个人赚钱是小,国家的发展是大!
您看这样行不?
这冲锋衣的设计,我先在咱们国家申请一下专利。
但这冲锋衣我暂时不卖了,什么时候您发话,说咱们军队已经装备上了,已经足够领先米国他们了,已经不怕米国他们在这方面超越了。
诶,等到那个时候,我再开始在全世界售卖冲锋衣。
您看这样如何?”
听廖永明说的如此大义,江同志重重的点了点头,看廖永明的眼神真是越看越满意了。
虽然廖永明是个生意人,但他也能算是国家的英雄!
江同志还真不想让廖永明这样无私奉献的英雄寒心。
正当廖永明犹豫着,该怎么开口给自己争取利益时。
江同志竟先一步开口询问了。
“额……
能为国家尽一点儿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怎敢提要求提好处呢。
但一看领导您为人做事就极其地道,我要是啥也不要岂不是反而让您寒心。
那……我就提一点儿…要求?”
廖永明观察了一下江同志的神色,见无异状,这才继续道:
“领导,我就是想吧。
等最先进的、适合制作冲锋衣的布料研究出来。
能不能让我的服装厂承接给军方制作冲锋衣的活儿?
还有那最新布料,能否尽可能的先供给我,以及……给我一个略微高出成本价的优惠价格?”
对于廖永明的这个要求,江同志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他表示会回去跟上面申请。
但看江同志的表情,廖永明觉得这事儿应该没多大的问题。
不过这事儿毕竟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实现。
所以廖永明见江同志神色如常,便试探着再次开口提要求。
“领导,为了将来我的服装厂能有足够的实力为咱们军队服务。
也能让我的冲锋衣卖到全世界,给咱赚来更多的外汇。
我一定想办法尽快把服装厂开起来,并不断的壮大实力。
虽然冲锋衣暂时不能做了。
但我们服装厂的第一款服装,也绝对不能因此降低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