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这段时间,难道咱就天天这么准备着?
这一天天的可全都是成本啊!
照这样下去,咱们服装厂啥时候才能挣钱?”
赵海平实在是觉得服装厂的推进速度太慢了,最近他着急上火的不行,嘴里都起了一圈燎泡了。
“大姐夫,咱的服装厂肯定不能继续耽搁下去了。
我已经想了,最晚7月底咱的服装厂必须得成功注册并开业。
至于设计秋冬款服装的事儿,你放心听我的准没错儿。
这就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提前半年进行设计,提前一个季度进行生产和推广、运输和销售。
只有这种情况下,等到秋冬季节的时候,咱们厂生产的服装才能赢得先机、有机会被大量销售。
这不就跟咱在老家一样,总不能等天彻底冷下来了,才想起来提前晒棉被、准备棉服吧?”
“是,是这么个道理。
可我还是觉得,你这步子迈的未免也太大了吧。
我就没见过像你这样思考问题做生意的。
虽说你是在未雨绸缪,可你知不知道你所谓的提前,又会遇到多少不确定性?
更会遇到多少困难与阻碍?”
可这点困难与阻碍算得了啥,在廖永明的认知里,想要获得更大的结果,那一开始就要有更大的布局和规划。
只有这样干起来才更有冲劲儿。
不就是有困难吗,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如今对廖永明来说,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要尽快做出一个决定。
那就是他的服装厂,究竟需不需要中外合资?
因为廖永明了解到,如今的鹏城在政\/策上对中外合资的公司有极大的支持。
就比如说头两年可以免征所得税,第3年到第5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要不……他劝劝二姐夫,别学习了改从商吧?
可那也不对呀,二姐夫陆泽只是去米国深造去了而已。
就算他带着钱回来,他也不算外商呀?
但让廖永明为了一定的官方优惠,把自己的生意白白让利出一部分给外商,他心里也根本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