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庶子的继承顺序,却是根据其生母的地位高低排列。
这种顺序,实际上是“子以母贵”,儿子的继承顺序依赖于母亲的地位,而兄弟之间的长幼只在同一母亲或同一等级的不同母亲下才起作用。
本来满清入关后打算延续这一传统,但是因受满洲旧俗的影响,并没有很明确的嫡庶观念。
因此,清朝的前三代皇帝生前均未明确指定太子,清太宗皇太极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庶长子,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清圣祖康熙帝玄烨都不是因为嫡长子身份而当的皇帝。
只是为了显得不突兀,都在登基后将生母封为皇后。
直到康熙皇帝那时,才明确立了太子。
但皇帝自己是经历过的,有了太子之后,其他的兄弟就不那么认真学习,毕竟想着自己学也没什么用处,太子都立了,对方就是继承人,自己再怎么学,最多也不过是个亲王。
但偏偏先帝爷定下的那套学习规矩,让众皇子叫苦不迭,自己不但那么费劲儿的读书学习,完事还当不上皇上,这搁谁谁不憋屈啊?
便有人想着自己都吃了这么多苦,不蒸一蒸那个位置,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尤其是对不起寅时就要起床读书!一篇文章要读一百二十遍的自己!
于是,便有当初的大阿哥,带众皇子说了许多废太子不良的品行,比如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
当初的太子一被废,剩下的皇子全都活跃起来,圣祖爷当时还对废太子存有感情,见皇子们这样,当年九月废的,同年十二月又把允礽恢复太子之位,但已经没多大的必要了,众人都想着太子能被废第一次,那就能被废第二次,他不可能永远坐在太子的位子上。
于是,从康熙四十七年,太子首次被废,一直到当今皇帝登基,九子夺嫡持续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
当时的情景何其惨烈。
皇上坐回龙椅上:“朕不是不知道,这后宫,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一团污秽,朕有心要清理,说穿了,很多时候,不过是女人的事儿,犯不上。二则……”
皇上想起那个让自己念念不忘的女人:“总有纯元的情分在,许多时候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再加上仅仅是后宫倒也罢了,朕担心的是,后宫和前朝瓜葛着,要算计朕,朕不得不小心留意啊。”
皇帝多疑一些事情,要是长期憋在心里,那指定会把人憋出病来的,所以便有了心腹,这种东西一些不能对旁人说起的话,对心腹可以。
“皇上英明。”苏培盛知道皇上的种种,他知道皇上九子夺嫡时使的那些阴谋手段,也知道他当上皇上后,在位期间所使的平衡、御下之术。
皇上现在是怀疑,这件事是皇后放出的风,毕竟先前皇后是打算让三阿哥娶那个青樱的,但三阿哥不喜欢,还直接找到自己说不娶福晋。
其次便是有句话,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此招虽险,但却可以让自己怀疑到安陵容的身上,但皇上很清楚,他也相信,以安陵容的聪慧,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安陵容完全犯不上这么做。
只要她的孩子能好好读书,好好长成,那么天底下女人最尊贵的位置就是她的,不管是哪个孩子坐上皇位,反正母亲都是她,她永远都是不可动摇的圣母皇太后。
但长久下去不是办法,自己需要好好点一下后宫众人。
如今已经入冬,等到开春的时候,自己与后宫众嫔妃,以及皇子公主要在坤宁宫举行祭祀,那种庄严的环境,正适合提点某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