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军长统率着 63 军,在缺粮少弹、减员过半的艰难绝境中,如钢铁长城一样死守到第十三天,成功掩护志愿军主力完成防线重组,犹如一把利剑,无情地粉碎了美军“快速北进”的战略企图。志愿军司令部果断下令撤出战斗,这场战役被司令员誉为“志愿军战争史上的奇迹”。
难以想象,一位政工干部出身的傅军长,在强敌如潮水的攻击下,所进行的阻击战宛如一场惊心动魄的交响乐,以空间为音符,以时间为旋律,用灵活战术奏响了一曲抵消火力劣势的激昂乐章,用官兵顽强意志谱写了一首弥补装备差距的壮丽史诗。这不仅成为现代战争中劣势兵力实施机动防御的经典战例,更为各师师长提供了充分发挥优势的舞台,他们犹如武林高手,纷纷亮出铩手锏,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经典战术。
189 师的“拔碎牙”战术,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将全师如庖丁解牛般分散为 200 多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都以党员为中流砥柱,如钢铁长城般依托山地要点进行阻击。美军在这铜墙铁壁面前,被迫逐个“拔钉子”,犹如深陷泥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弹药,三天内被毙伤 5000 余人。这惨状吓得后续进攻部队如惊弓之鸟,胆战心惊,不敢越雷池一步。
“三朵花”战术,是 188 师 563 团 8 连连长郭恩志的神来之笔。先用迫击炮编织成“梅花”般绚烂的弹幕,如天罗地网逼迫敌人集中,再用机枪如火龙给予“一串红”射击,最后两侧包抄如铁钳形成“荷花”状的围歼之势。该连以区区 16 人的伤亡代价,却如砍瓜切菜一样歼敌 800 余人。
此外,他们还巧妙地运用了弹性防御和假阵地,如同一群狡猾的狐狸,让敌人如无头苍蝇晕头转向。采用“少摆兵多屯兵”的策略,精心构筑起三道纵深防线,如铜墙铁壁一般,并且设置假阵地,犹如诱敌深入的陷阱,诱骗敌机前来轰炸。炮兵们灵活机动,犹如灵动的猎豹,集中火力,给予敌密集队形以沉重打击。
战况之惨烈,可谓是世所罕见。美军每小时如倾盆大雨般倾泻 4500 吨炮弹,这被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阵地被炸得如同一片焦土,仿佛末日降临。189 师 566 团 1 连的战士们,从 185 人浴血奋战至仅剩 16 名伤员,许多英勇无畏的战士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的壮举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第 561 团 3 营坚守了 4 天 3 夜,如钢铁长城般坚不可摧,击毙敌人 1300 余人,荣获“守如泰山”的锦旗。8 名战士在弹尽粮绝之后,毅然决然地跳崖殉国,他们高呼着“死也不当俘虏”,那声音如同惊雷,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傅军长身负重伤,昏迷长达四天之久,然而,当他苏醒过来时,口中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要兵!”
志愿军犹如钢铁长城一样,成功地阻击了敌人长达十三天,歼敌多达 1.5 万余人,彻底粉碎了美军北进的企图,迫使战局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直接推动了停战谈判的进程。这场战斗被誉为“轻步兵战术的巅峰”,它向世人展示了在劣势装备下,凭借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战胜强敌的无限可能,成为了后来军事研究的经典战例。
郑将军讲得眉飞色舞,少丰听得如痴如迷。深受英雄壮举的激励。光标师兄给郑将军续上茶水,听他继续说下去一一
铁原阻击战不仅是一场辉煌的军事胜利,更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彰显着中国军人“钢少气多”的精神内核。其独特的战术创新和无畏的牺牲精神,至今仍在军事史上熠熠生辉,成为了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象征。傅军长伤愈归国后,经过军事院校的悉心培养和深造,最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委以军区副司令兼警备司令的重任。
看看少丰若有所思,记录的笔有所停顿,郑将军缓缓向他们普及一个少有人知的常识。
你们不知道警备司令是干什么的吗?简单来说,就是城市的守护神。但最为重要的使命,就是守护城市党政军重要机构和领导人的安全。这可是一项艰巨无比的任务啊!军人的思维,犹如离弦之箭,勇往直前,指哪打哪,绝无丝毫偏差。但这警备司令的工作,却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它所牵涉的范围极其广泛,不仅涵盖了各个重要机构和领导人,还包括他们的家属以及那错综复杂、如同蛛网一般的关系网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回顾他的职业生涯,从川陕苏区的县委书记,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军政委,再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傅军长,他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风雨、战功赫赫。最终能够升任警备司令这一要职,无疑证明了他具备着卓越的政工素质和专业能力,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