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太晚了。他们含着泪,不得不宣告:这位备受大家喜爱的“贴心主任”,因为极度劳累,永远地睡着了。
噩耗传来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但这丝毫没有减轻它对少丰心灵的冲击。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剧痛难忍。少丰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无能所致。他对那位他极为欣赏的人才充满了愧疚,因为他没有能力让这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当初能够将他调到 D 市,让他在适合的岗位上施展才华,不仅可以为当地做出巨大的贡献,也许还能挽救他的生命,不至于让他英年早逝。
少丰对这种僵化的人事调配机制感到无比痛恨。这种机制根本无法做到人尽其才,反而给一些心怀不轨的单位负责人提供了极大的权力。这些人常常将职工当作私人的玩偶,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全然不顾职工的个人发展和利益。他自己也曾有过刻骨铭心的伤痛,十年前他从赤江调往 D 市前,由于不谙世事,不知人心叵测,无意间将组织上与他谈话调动一事透露给了凯江的张刚。岂料此人立刻动用其父母在 D 市纺织厂工作,且有自有住房的优势关系,迅速取代少丰先行调到了 D 市。紧接着,又因海南建省急需人才先期参与筹备,虽条件艰苦,但也独具魅力。筹备组的商调函如期而至,市里却以所谓人才稀缺,不同意流动为由,冷酷地将其拒之门外。而对被强行留下来的少丰,依然没有任何福利待遇,让其如困兽般窝居在那破旧狭小、阴暗潮湿的平房里。
无论少丰如何痛心疾首,自己过去的机会已经失去,他延迟八个月调到D市,也在这里窝居了八年。如今优秀人才国济富也已仙逝。人死都不能复生。他感到无比的无奈,无比的愤恨,但也只能在心中默默悼念这位逝去的好友,希望他在天国能够得到安息,不再遭受劳累和他人的摆布。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