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明光的名字又如雷贯耳,常常提醒他:二爹党明光,这个没有见过面的长辈,曾在红军时期,跟着郑部长,为苏区和红军筹粮运粮,保障经济运行,提供后勤保证殚精竭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却回不到队伍上,遭受国民党劳役十多年的苦难折磨后,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不仅什么都没有,也还背负着为国军修机场的骂名。和他们这些先辈们相比,自己确实算得上是幸运的。如今不仅又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可爱的妻儿陪伴在身边。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也应该懂得知足常乐,感恩政府给予这样的工作机会,感恩养路队对自己的接纳认可和重用。
但作为一个人,自己有着多重身份和责任。首先是父母的儿子,理应尽到赡养他们的义务;其次是孩子的父亲,有责任抚养和教育他们成长;最后还是妻子的丈夫,应该努力为她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实却让人感到无奈。自己所在的道班离家百里之遥,每天都有繁重的劳动任务,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没有尽头。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强度,让人无法尽到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尽管如此,还是得想方设法尽自己的一份力。每天节约一顿晚饭的三两米,每月将这些节省下来的九斤粮食兑换回乡里,虽然这点粮食对于妻儿老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点心意,一点责任吧。所以,无论多忙,他都尽量平时加班加点,每月三天假期回趟家,不仅看望一家老小,而且为家里的土地翻耕灌水,砍柴背柴回家。这一次回家的最大成果,就是他带了四根竹签作为工具,教会了妻子编织毛衣的技术。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