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鸿蒙初开的血脉
混沌初开时,清浊二气在昆仑之墟凝结成两团灵光。清气上浮化为金乌,周身裹着九道紫电,落地时化作个眉心嵌着星辰印记的婴孩,彼时九天尚未有帝,便由西王母依着清气属性,唤他张兴东。浊气下沉凝成玄龟,背负着七十二道幽冥纹路,破壳时已是个手握玄铁巨斧的少年,因生在昆仑东侧的雨泽之渊,便自名张雨知。
这对同源而生的张氏兄弟,起初倒也相安无事。张兴东性子沉稳,总爱坐在昆仑之巅看云卷云舒,指尖流转的清气能让枯木逢春;张雨知却好动得很,背着巨斧在四海八荒游荡,浊气所过之处,山石能裂成齑粉,江海能翻涌成巨浪。
那时三界还没个规矩,神魔杂处,妖鬼横行。有回北海玄龟族作乱,一口吞了三千里桑田,张兴东正要用清气化去灾厄,张雨知却提着巨斧从天而降。"哥哥莫要费事!"他大喝一声,斧刃劈出的浊气如墨浪翻涌,竟将整个玄龟族连壳带肉劈成了齑粉。
张兴东望着满目疮痍的北海,眉头拧成了疙瘩:"这般杀戮,岂是长久之计?"
张雨知扛着巨斧,满不在乎地咧嘴笑:"能镇住场子的,才是硬道理!"
后来鸿钧老祖讲道,说三界该有个秩序,便提议让张氏兄弟共掌天地。张兴东应了,在凌霄殿竖起"三界共主"的牌匾,用清气制定了天规;张雨知却嫌规矩缚人,跑到昆仑墟占了座山峰,自称"混元魔帝",麾下聚集了一众喜好自由的神魔。
起初两界倒也井水不犯河水。张兴东在天庭推行天规,让星辰按时序轮转,江河按河道奔流;张雨知在魔界逍遥,今日教山妖吐火,明日帮水怪行云,乐得自在。直到那年蟠桃会,才算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二、蟠桃会的裂痕
瑶池的蟠桃三千年一熟,张兴东登基后办的第一回盛会,请了三界各路仙神。请柬送到昆仑墟时,张雨知正和牛魔王掰手腕,看了一眼烫金的请柬,嗤笑一声扔在地上:"什么玉皇大帝?不过是占了凌霄殿的清修客罢了。"
牛魔王捡起来看了看,挠挠头道:"听说那蟠桃吃了能增千年道行,不去可惜了。"
张雨知一脚踹翻石桌,浊气流淌的双眸燃着怒火:"他张兴东算什么东西?当年在昆仑,还是我教他用浊气劈开挡路的巨石!如今当了玉帝,倒摆起架子来了?"
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天庭。太白金星劝张兴东:"陛下,魔帝虽性子烈,终究是同源兄弟,不如亲自去请一趟?"
张兴东望着阶下的云海,沉默半晌才道:"罢了,他既不愿来,便罢了。"
可谁也没料到,蟠桃会正开到热闹处,张雨知竟提着巨斧闯了进来。他身后跟着的,是青狮白象和一众魔界悍将,个个凶神恶煞,把瑶池搅得鸡飞狗跳。
"张兴东,你这玉帝当得倒滋润!"张雨知一脚踩碎玉阶,浊气瞬间弥漫开来,让旁边的仙娥们吓得瑟瑟发抖,"独吞蟠桃不说,连哥哥的份例都忘了?"
张兴东端坐宝座,面色平静:"三弟,天庭有天庭的规矩,未请擅闯,不合礼数。"
"礼数?"张雨知狂笑起来,巨斧往地上一杵,瑶池的地砖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当年在昆仑,你我分食一头麒麟,何曾讲过礼数?如今你穿了龙袍,倒认不得自家兄弟了?"
他说着,伸手便去摘最中间那棵树上的蟠桃。张兴东身边的托塔李天王急忙祭出宝塔,却被张雨知一斧劈开,塔身顿时裂了道口子。
"放肆!"张兴东终于起身,清气如利剑般射向张雨知手腕。张雨知反手用斧柄格挡,清气与浊气碰撞的瞬间,瑶池上空炸起惊雷,震得众仙神耳鸣不止。
"哥哥这是要动手?"张雨知眼中的怒火更盛,"好!今日我便看看,你这玉帝的宝座,坐得稳不稳!"
他提着巨斧就要冲上凌霄殿,却被张兴东用清气凝成的光墙挡住。"三弟,念在同源之情,速速退回昆仑,我便当今日之事没发生过。"张兴东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
张雨知却冷笑一声,转身指着那些吓得缩成一团的仙神:"你看看这些家伙!个个畏首畏尾,靠着天规苟活,这就是你要的三界秩序?"他又看向张兴东,眼神里满是失望,"我张雨知的哥哥,不该是这般被规矩困住的傀儡!"
说罢,他带着魔界众将转身离去,浊气扫过之处,瑶池的奇花异草尽数枯萎。张兴东望着他的背影,默默握紧了拳头,指尖的清气微微颤抖。
三、九重天的烽火
蟠桃会之后,两界的关系急转直下。张雨知在魔界扬言,要打碎凌霄殿的牌匾,让三界再无束缚;张兴东则加派了天兵天将,在南天门布下天罗地网。
导火索是东海的定海神针。那本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神器,张雨知觉得好玩,便跑去东海,徒手将神针拔了出来,当作棍子耍。没了神针镇压,东海顿时掀起滔天巨浪,淹没了沿海的数十座城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