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銮驾上的仙官们惊呼出声,却被突然出现的光幕挡住,无法靠近。
张兴东只觉得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鸿蒙初开时,清浊二气分离,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沌之气便凝结成五座元山,镇守着五行平衡。后来岱舆、员峤二山失踪,实则是沉入了时空裂隙,如今因三界气运流转,才重新显现在东海之滨。而这面大旗名为"五行镇元旗",乃是当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采集五行精华与混沌之气所铸,能调和阴阳,稳定三界根基。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握着旗竿的手更紧了些。旗面在风中舒展时,五种颜色忽然化作五道流光,分别注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张兴东看见东方的海水开始凝结成冰,南方的天空燃起熊熊火焰,西方的大地裂开深壑,北方的云层化作坚冰,而中央的山峰则涌出汩汩泉水——这竟是在演示五行相生相克的本源法则。
身后忽然传来轻柔的脚步声。张兴东回头,看见云霄带着那群仙娥彩女正沿着山路走来,她们手中的玉盏里盛着的甘露,在阳光下泛着与忆水相似的光泽。为首的云霄走到他面前,鬓边的雪莲恰好与旗上的白色光芒交相辉映。
"陛下可知,这元山每六万年才会现世一次?"云霄的声音比在瑶池时更清透,"上次显世时,还是轩辕黄帝在此问道。"她抬手轻挥,手中玉盏里的甘露化作一道水线飞入旗面,原本有些黯淡的青色光芒顿时明亮起来,"五行旗需得五行之精滋养,方才臣等在山脚采集的甘露,正是水中精华。"
张兴东望着旗面上重新焕发生机的青龙虚影,忽然明白梦中为何会有这群仙娥。她们并非普通的瑶池仙子,而是上古时便守护元山的五行神女所化,每到元山现世时,便会从沉睡中苏醒,辅佐能举起镇元旗的天命之人。
"那麒麟虚影又是何意?"他问道。
云霄指尖轻点旗面,麒麟虚影顿时从旗上跃下,在他们面前化作一头丈高的神兽,周身覆盖着鳞甲,独角上闪烁着混沌之气:"此乃元山本源所化的守护兽,名为'镇元麒麟'。当年女娲娘娘造此旗时,特意将混沌之气融入其中,便是为了防止五行失衡时,三界重归混沌。"
正说着,镇元麒麟忽然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独角指向东方的海面。张兴东顺着它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原本平静的东海忽然掀起滔天巨浪,黑色的海水如同墨汁般迅速蔓延,所过之处,连空中的飞鸟都纷纷坠落,化作焦炭。
"是幽冥海眼!"太白金星的声音隔着光幕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想必是元山现世引动了地脉,致使镇压海眼的封印松动了!"
张兴东握紧手中的镇元旗,旗面上的五色光芒忽然剧烈闪烁起来。他看见黑色海水里翻涌着无数狰狞的虚影,那是被幽冥气息侵蚀的海底精怪,此刻正顺着海眼喷涌而出,朝着元山扑来。
"陛下,举旗!"云霄与其他仙子同时举起玉盏,将甘露尽数泼向旗面,"五行之力可镇幽冥浊气!"
张兴东深吸一口气,将元神之力灌注到旗竿之中。刹那间,五色大旗上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虚影同时跃出,在元山周围布下一道巨大的结界。当黑色海水撞在结界上时,发出金石交击的脆响,那些狰狞的精怪在接触到五行之力的瞬间,便化作袅袅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镇元麒麟发出一声长啸,纵身跃入海中,独角上的混沌之气化作一道光柱,直刺幽冥海眼。张兴东看见那道光柱所过之处,黑色海水迅速退去,露出原本清澈碧蓝的海面。他举着大旗站在峰顶,只觉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从元山涌入体内,再通过旗面化作守护三界的屏障。
不知过了多久,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幽冥海眼终于重新闭合,东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张兴东松开手时,镇元旗自动缩小,化作一道流光飞入他的眉心。元山开始渐渐变得透明,山间的瑶草、灵禽都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周围的云海之中。
"陛下,元山要回去了。"云霄的身影也在渐渐虚化,她抬手将鬓边的雪莲摘下,化作一道白光飞入张兴东手中,"此花乃元山之心所化,若三界再遇危难,只需将其置于东海之滨,元山自会再次显现。"
张兴东握着那朵永不凋零的雪莲,看着仙山与仙子们渐渐消失在晨光中。当他回到九重天的紫霄宫时,手中的雪莲忽然化作一枚玉简,上面刻着"五行相生,万法归宗"八个古字。
太白金星望着那枚玉简,抚须笑道:"陛下此梦,实乃三界之福啊。"
张兴东望着殿外重新变得澄澈的天空,忽然明白,所谓的梦境,不过是天道借元神传递的启示。他将玉简郑重地收入乾坤袋中,转身对仙官们道:"传朕旨意,令四海龙王加强海眼封印,令五岳山神巡查地脉异动。三界安宁,当以守护为先。"
晨光中的紫霄宫越发金碧辉煌,而那面曾在元山顶峰迎风招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