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雍熙舞
仁君御宇,寰海谧清。
运符武德,道协文明。
九成式叙,百度惟贞。
金门积庆,玉叶传荣。
生僻字注音
? 寰(huán):广大的地域,如“寰海”指天下、四海。
? 谧(mi):安宁、平静 。
? 贞(zhēn):此处意为正、常,坚定不移。
注释
1. 仁君御宇:仁德的君主治理天下。“御宇”指统治、治理国家。
2. 寰海谧清:天下安宁太平。“寰海”泛指天下;“谧清”形容环境静谧、政治清明。
3. 运符武德:国运符合武德。“武德”指军事征伐的功绩,也可理解为以武力平定天下、维护统治的德政。
4. 道协文明:治国之道与礼乐教化相协调。“文明”指文教昌明、礼乐制度。
5. 九成式叙:各种礼仪制度都井然有序。“九成”原指乐曲演奏九遍,后泛指多种仪制;“式叙”即有序排列、合乎规范。
6. 百度惟贞:各项法度都公正严谨。“百度”指各种制度、法度;“贞”有正直、规范之意。
7. 金门积庆:皇室积累福庆。“金门”代指帝王宫殿,象征皇室;“积庆”指累积福运。
8. 玉叶传荣:皇族后裔绵延荣耀。“玉叶”常用来比喻皇族子孙,“传荣”指将荣耀代代相传。
译文
仁德的君主治理天下,四海之内安宁清平。
国运契合着征伐的武德,治国之道与文教昌明相协。
各种礼仪制度井然有序,各项法令规章公正严明。
皇室宫殿中积累着无尽福庆,皇族子孙将荣耀代代传承。
赏析
《雍熙舞》作为后唐宗庙乐舞辞,以典雅庄重的笔触,描绘了理想中仁德君主统治下的太平盛世图景。首联“仁君御宇,寰海谧清”开门见山,点明君主德行与天下安定的因果关系,奠定颂圣基调;颔联“运符武德,道协文明”从武功与文治两方面,赞颂君主统治既顺应天命又合乎礼法;颈联“九成式叙,百度惟贞”进一步细化,强调礼乐制度与法令规章的完善;尾联“金门积庆,玉叶传荣”则落脚于皇室家族,祈愿福泽永续、皇嗣昌盛。全诗通过层层递进的结构,全方位、多角度地歌颂后唐帝王的统治功绩,兼具政治颂德与祈福纳祥的双重功能,辞藻华美且韵律和谐,充满对王朝长治久安的美好期许。
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中,唐代卢文纪所创作的《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雍熙舞》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它以精妙的笔触、深邃的内涵,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仁君治世、国家昌盛的宏大图景,字里行间满溢着对太平盛世的歌颂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成为了那个时代政治理想与文化精神的生动写照。
首联“仁君御宇,寰海谧清”,恰似一声洪钟巨响,在诗的开篇便震撼人心。“仁君御宇”,一个“仁”字,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君主统治的时代。它不仅体现出君主高尚的道德品质,更展现出其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的王者风范。“御宇”二字,则给人一种君临天下、掌控乾坤的磅礴气势,仿佛这位仁君屹立于天地之间,俯瞰着广袤的国土和万千子民,肩负着守护家国、庇佑苍生的神圣使命。而“寰海谧清”,更是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太平景象。“寰海”涵盖了整个天下,“谧清”则描绘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仁君的恩泽下,和谐共生,没有纷争,没有战乱,一切都如那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这一联开篇点题,直接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理想的政治世界,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肃穆而又充满希望的基调。“御宇”“谧清”等词语极具画面感,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仁君的威严与天下太平的盛景,宏大的意境扑面而来,使我们不禁对这位仁君肃然起敬,对其治理下的国家充满向往。
颔联“运符武德,道协文明”,犹如一幅精美的工笔画,从两个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仁君的卓越形象。“运符武德”,意味着仁君的统治顺应天时,在国家面临危机与挑战时,能够果断地运用武力,保家卫国,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这种武力并非是无端的征伐与杀戮,而是出于正义与守护的目的,是为了给百姓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道协文明”,则强调了仁君在道德与文化层面的卓越追求。他深知,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需要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更需要高尚的道德和灿烂的文化来滋养人心。因此,他以身作则,推行仁政,倡导文明礼仪,使整个国家洋溢着文明的气息,人民在良好的道德风尚中安居乐业。这一联对仗极为工整,“运符”与“道协”,一为顺应天时,一为协调道德,词性相对,语义相衬;“武德”与“文明”,一武一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仁君完美的统治形象。同时,“武德”“文明”等词语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