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此次进京为了方便通信,特意从袁毅那里把这一对金雕也带来了。
那只金雕嘴上叼着一个小竹筒,路遥打开一看上面是云庆给他的信息:“东北三十里,驻军来援。”
路遥从腰间的口袋里拿出来一块肉喂给金雕,再次将它放飞。
路遥道:“五师伯,东北方向30里,云庆他们找到支援了。”
二人在路上不停的换马,往东北方向快速离去了。
两个人骑马又往前跑了十几里地,就看见云庆带着大名府的驻军赶过来了。
到了此刻,他们才算彻底的安全了。
大明府驻军一看路遥他们是接了皇帝的圣旨要进京述职,直接派了一个百户,带上100多人护送他们进了京城。
路遥在北京是有一个大宅子的,这原本是一个工部主事万元良的宅子,可是这万元良贪赃枉法被弘治皇帝判了抄家流放,这个宅子就赐给路遥跟郡主当婚房了。只是后来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大家的意料,路遥当时为了活命,只能连夜逃出京城,这才在南阳扎起了根儿,当起了地方官。
其实当时弘治皇帝是为路遥选了一条结结实实的退路的,可惜当时他会错了意,以为皇帝只想把它用了就扔,这才连夜出逃。还在出逃的途中,被文官集团伏击,损失了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如果当时路遥不是那么心急跟弘治皇帝早一点把话说透,以路遥的能力和跟弘治皇帝一家的关系,现在最起码也在京中做六品官了。
毕竟当时皇帝给他封的职务就是太子右春坊赞善,这可是个正六品。如果论官职来说,总比他现在的七品推官要强得多。
只是依照路遥的性格来说,他是不适合做京官的。就像玄妙观的白龙道长所说的那样,如果在地方为政,造福一方,或可得善终。
路遥这个人在官场就属于那种能臣干吏,有什么事情你交给他,他一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但是政治斗争能力就很一般。在京城权力中枢,很容易被别人玩死。就像路遥前段时间在南阳本地玩死杨廷和一样。
杨廷和只是在进南阳城的时候给路遥办了个难看,就被路遥带着南阳府的官员狠狠摆了一道,现在被弘治皇帝赶去甘肃天水吃沙子去了。
路遥在京里的大宅子,一直由他的徒弟周鑫帮他照看。时隔半年多,他终于见到了他这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徒弟。
周鑫从路遥这里学到了算学能力,再加上以前给弘治皇帝当过暗监,现在已经坐上了户部清吏司河南道主事。
第2天一大早,小太子朱厚照便找过来了。小家伙今年11岁了,多半年不见居然长高了一点,穿着一身明黄色的衣服,背着手走着八字步,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那骚包的样子让人看一眼都想拽过来揍一顿。
霍义看到了小太子赶紧跪下行礼:“下官南阳知府霍义,参见太子殿下。”
小太子看都没看他一眼:“嗯,起来吧,一边站着去。”
反而是快步走到路遥身边,根本就没给路遥行礼的机会,一把抓住路遥的胳膊道:“老路,你来了呀?我昨天晚上听暗卫说你进京了,我一猜你肯定就在这儿。你这次进京是不是就不走了?我让父皇在这京城,给你封个大官儿。”
霍义这会儿只想把耳朵割了:“朝廷委任官员这么随便的吗?这真是我一个地方官能听的?”
路遥捏捏小太子的小脸儿:“不错嘛,小子长高了,也更帅了。不过这次我在京里边待多久我也不知道。这次是和我们知府大人一起进京述职的。应该是述职以后还要回到南阳去。”
小太子却有点不满:“要我说老路,你回地方上干嘛呀,干一个芝麻大小的七品小官儿,你别忘了你还兼着太子右春坊赞善呢,你都没教我多少东西。不过老路,你虽然教我的东西不多,但是都真的好有用。”
“过年之前我听说你们南阳那里闹了疫病,受了很大的灾,我把你教我的赈灾的理论给我父皇说了,父皇还夸我了呢。”
路遥道:“说起来我这个幼春坊赞善确实干的不够格。要不这样吧,如果这次我还是回到地方上工作,我每个月都给你写一封信,把我在地方上遇见了什么事,干了什么活,制定了什么政令,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会造成什么后果都给你写清楚。你有什么不懂的再问问你的师傅们,或者问问陛下,再结合着我给你的事例,你也就能弄明白了。”
小太子一听拍手笑道:“这个好,这个好。师父们每天都给我上课,虽然教我很多道理,但是我总是听的云里雾里的,感觉他们没有说的落到实处。都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感觉还是跟着你能学到真东西。”
小太子和路遥的界面不像是君臣,也不像师徒,更像是一个小弟看见了他非常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