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和正德闹掰了 > 第119章 不一样的大年夜

第119章 不一样的大年夜(1/2)

    从南阳到邓县也就70多里。如果是路遥这样的实干型官员去邓县救灾,一定会丢掉那些华而不实的仪仗,带上医生药品粮食和人员,快马加鞭,半天就可以赶到。

    而杨廷和为了自己的排场,一路上走走停停。70余里路愣是走了两天。等他赶到邓县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

    这个时候别说邓县县城已经乱了,就算是不乱,很多商家也已经关门准备过年了,他就算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东西。

    更别说在他来之前,邓县县城的人已经大面积逃亡,整个县城的商铺十有八九都被绝望的百姓冲击打砸抢烧了。在他面前的邓县县城,简直是残破不堪的人间鬼域。

    这还不算,不光是邓县的老百姓跑了,连县衙的衙役官员都跑了。

    杨廷和到了邓县,彻底成了光杆司令,他的政令都发不出去。就算发下去了,也没有合适的人进行执行。就算是想执行,也没有了执行的土壤。

    作为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新科进士,从来没有在地方上工作经验的杨廷和来说,现在的他几乎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万般无奈的杨廷和只能服软,又回头向南阳府求援。

    可是当他的求援文书送达南阳府的时候,已经是除夕夜的后半夜了。

    整个南阳府衙空空荡荡,除了一个看门的和几个值守巡夜的衙役,所有的人都回家过年了。

    府衙的门子只能把他的求援文书当做一般文书处理,放在了府衙的档案房,等过完年,知府大人上班了再进行处理。

    大年夜,路遥带着家人,还有身体刚刚康复的老王爷和王妃,一家人沿着白河游玩。

    这半年多来经过南阳府所有官员的共同努力,整个南阳城已经变成了河南数得住的繁华之地。

    特别是白河两岸。得益于白河上发达的漕运,这里成了九州通衢的交通枢纽中心。码头周围茶楼酒肆商铺林立。成了大年夜大家游玩的好去处。

    另外为了庆祝南阳府今年的抗疫救灾成功,南阳府还要在今天晚上,在白河中间的月亮岛上举行烟火晚会。

    飞上天空中的各色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真是美不胜收。

    再加上白河面上,还有一些大型商号和青楼进行花船游行。画船上装饰着各色彩灯,争奇斗艳,甲板之上,鼓乐齐鸣,小姐姐们如画中仙子跳着各色舞蹈。

    这个大年夜,人们的情绪在此刻彻底达到了高潮。

    人们看着繁华的南阳城,每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众多因为过年而滞留在南阳的客商,纷纷感受到了南阳的蓬勃发展,未来可期。在弘治14年的正月到二月,山,陕,湖,广,江,浙鄂,等众多商业会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南阳城里拔地而起。

    依托着南阳本地发达的手工业和制造业,丰富的地方特产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南阳城的发展速度再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路遥带着王爷王妃和自己的家人坐了一条四丈长的小花船,看着月亮岛上那争奇斗艳的烟花和美不胜收的沿河美景,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花船上吃了年夜饭,一直玩到后半夜才回家。

    回了家也不睡觉,路遥带着朱云宁,樱桃,苏芷君还有荔枝加春夏秋冬4个大丫鬟,一大家子人,坐在主屋里边喝酒打茶围。大家唠着家常,吟诗作对玩游戏,玩的好不热闹。

    这也是路遥穿越以来过得最开心的一个新年。

    这个时候谁又能注意到杨廷和向路遥服软求援的书信,就在门房那儿放着呢。

    门房本来接到书信是想送给路遥的,可是看着路遥和一家人其乐融融,自家老爷和杨廷和又不对付,哪里敢这个时候把书信送进去,触了老爷的眉头。

    所以说造化弄人,在这个时候,唯一有能力也有心帮杨廷和的人阴差阳错的,没有收到他的信。

    而我们高贵的钦差大人此刻正和自己的手下,待在邓县的县衙里,一群人围着一堆小篝火看着外面鬼域深深的大街,相对无言。度日如年的熬着等天亮。

    相比于路遥家的美味佳肴,钦差大人的年夜饭只是一个馒头,还是冷的。杨廷和把馒头扎在护卫的刀尖上,在篝火上烤了烤。

    不得不说,我们的杨大人烤馒头的手艺还是不错的,很有耐心烤的馒头两面金黄,然后珍而重之的掰成小块儿,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就像吃着什么山珍海味。

    现在的邓县县城里,别说想找到年夜饭桌上的鸡鸭鱼肉了,连在大街上流浪的野狗都在十几天前被邓县的人民打死吃完了。

    跟杨廷和一起来的官兵,几个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他们来到以前邓县县衙的粮仓,并不是奢望能从这里找到一些粮食,而是这里有几个老鼠洞,他们想把老鼠抓出来烤着吃了。如果运气足够好,老鼠洞里可能还有一点存粮。

    杨廷和吃完了馒头问自己的手下:“我们还有多少吃的?”

    那人一边啃着半个冰冷的窝窝头,一边说道:“大人您就别问了。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