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矿山时,林知晚捡起一块玄铁矿,默默揣入怀中。或许,这将是解开下一个谜团的关键。而在京城皇宫中,一场新的阴谋,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
第二十七章 暗流再涌
春燕衔泥之际,京城表面风平浪静,暗里却如煮沸的汤锅。林知晚握着从矿山带回的玄铁矿,在父亲旧书房反复研读手记,烛火将她的影子映在斑驳的墙壁上,忽明忽暗。矿洞一役虽胜,可周明远临终之言,如同一根刺扎在她心底。
“母亲,枢密院送来加急密函。”萧明玥推门而入,赤色襦裙沾满晨露,手中信函还带着潮湿气息。林知晚展开信纸,瞳孔猛地收缩——西南边陲小镇近日频发异象,百姓白日清醒时如常劳作,入夜后却集体梦游,手持火把走向深山,口中念念有词“血煞归位,重塑乾坤”。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萧景琰盯着案头堆积的奏折,神色凝重。多地官员奏报,国库中的玄铁矿不翼而飞,而这些失窃记录,竟能追溯到数月之前。更诡异的是,丢失的玄铁矿重量,恰好能拼凑成一座镇魂印。
“陛下,礼部侍郎求见。”太监尖细的嗓音打断了皇帝的思绪。来人正是当日与萧明玥起冲突的侍郎之女的父亲,此刻他神色慌张,手中攥着一封匿名信:“陛下,此信今日晨时出现在下官书房,信中称...称太子与长公主勾结江湖势力,意图谋反!”
萧景琰猛地拍案而起,案上砚台翻倒,墨汁溅湿奏折:“荒谬!空口无凭,竟敢污蔑皇室血脉!”可当他展开信纸,看到落款处那半朵曼珠沙华时,心中警铃大作——与周明远余党身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当夜,林知晚在宫中设宴,邀来朝中重臣。酒过三巡,她突然取出玄铁矿,置于烛火之下:“诸位大人可知,此物与二十年前玄清观灭门案、十年前镇魂印之乱息息相关?”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大臣们面面相觑,冷汗涔涔。
正当气氛凝滞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侍卫统领浑身浴血冲进来:“陛下!玄武门...玄武门的镇门石再次出现血字,还有...还有黑衣人行踪!”
众人赶到玄武门时,镇门石上血红的字迹还在往下滴着黏液:“萧家末路,七日之期”。林知晚凑近查看,发现血字中混入了某种矿石粉末——正是玄铁矿研磨后的痕迹。更可怕的是,城墙外的树林里,隐隐有数百点幽蓝火光闪烁,如同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皇宫。
萧明琛握紧佩剑,少年的脸庞在火光中坚毅如铁:“父亲,母亲,让孩儿带兵前去探查!”
“不可!”萧景琰按住儿子肩膀,“此次来势汹汹,绝非寻常流寇。”他转向林知晚,眼中满是担忧,“知晚,你可有头绪?”
林知晚望着远处的幽蓝火光,想起父亲手记中关于“血煞祭坛”的记载:若集齐足够玄铁矿与活人献祭,可唤醒沉睡的上古邪神。她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却坚定:“对方在筹备一场更大的血祭,而我们,必须在七日内找到祭坛所在。”
回宫路上,林知晚怀中的玄铁矿突然发烫。她低头看去,矿石表面浮现出细小的纹路,拼凑成一幅地图。地图中央标记之处,竟是皇家陵园!难道,萧家历代帝王的安息之地,才是阴谋的核心?
第二十八章 陵园惊变
夜幕如墨,皇家陵园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林知晚等人身着夜行衣,悄无声息地翻过围墙。寒风掠过坟冢,卷起枯叶发出沙沙声响,远处守陵人的梆子声忽远忽近,更添几分阴森。玄铁矿在林知晚怀中持续发烫,指引着众人向陵园深处走去。
\"小心!\"萧明玥突然压低声音。前方墓道两侧的石兽眼中,闪烁起幽绿的光芒,仿佛活物般注视着众人。林知晚取出父亲遗留的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最终指向一座不起眼的陪葬墓。墓门紧闭,门上雕刻的图案却让她心头一震——竟是无数人捧着玄铁矿,朝着一座祭坛跪拜的场景。
萧景琰挥剑劈开墓门,一股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墓室内,数百盏青铜灯环绕着中央祭坛,灯芯跳动着诡异的黑火。祭坛上,整齐排列着三百六十块玄铁矿,正中央的凹槽里,残留着未干涸的血迹。
\"这里就是血祭的地方。\"林知晚握紧桃木剑,\"他们已经收集齐了玄铁矿,随时可能开始献祭。\"话音未落,墓室顶部突然传来机关启动的声响,数十根淬毒的箭矢破空而来。萧明琛眼疾手快,挥剑将箭矢一一击落,却在这时,祭坛周围的青铜灯同时熄灭。
黑暗中,传来阵阵阴森的笑声:\"萧家的人,终于来了。\"一个身披黑袍的身影缓缓浮现,他的手中握着一根镶嵌着玄铁矿的权杖,周身缠绕着血色雾气。\"你们以为毁掉镇魂印、杀了周明远就能高枕无忧?太天真了。\"黑袍人抬手一挥,地面裂开一道深不见底的缝隙,从中涌出无数怨灵。
萧景琰催动玉佩,金光与怨灵激烈碰撞。林知晚则带着萧明玥和萧明琛,试图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