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迷雾重重
寒风呼啸,卷着雪粒拍打在宫墙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林知晚蹲下身,仔细查看刺客手中刻有曼珠沙华的匕首,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二十年前,那时父亲还在世,家中书房的暗格里,也曾藏着一把类似的匕首。
“母亲,您看这个。”萧明琛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少年从刺客怀中掏出一卷残破的羊皮卷,上面用朱砂绘制着一幅地图,标记的正是西南边境的一座废弃矿山。地图角落,赫然印着半个镇魂印的图案。
萧景琰接过地图,神色凝重:“西南矿山...朕记得,那里曾是前朝开采玄铁矿的地方,传闻玄铁矿能克制邪祟,后来不知为何突然荒废。”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的标记,“如今看来,其中必有隐情。”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封密函:“陛下,这是从户部尚书府中搜出的信件。”萧景琰展开信纸,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信中内容直指太子东宫,暗示萧明琛暗中勾结江湖势力,意图谋反。
“荒谬!”萧明琛怒不可遏,“孩儿一心为国,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这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
林知晚按住儿子的肩膀,示意他冷静。她的目光落在信纸的落款处,那里印着一个极小的印记——与白天那封匿名密报上的镇魂印刻痕如出一辙。“陛下,此事背后定有黑手操控,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她转向萧明琛,“明琛,你可记得刺客袭击时,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少年皱着眉头,努力回忆:“他们的武功招式很奇怪,看似杂乱无章,却暗含某种规律。而且...他们身上有一股淡淡的腐臭味,像是从尸体上散发出来的。”
腐臭味?林知晚心中一震。这个细节让她想起了十年前在赤水镇遇到的黑袍侍女,那些青铜灯中的怨灵,也带着类似的气息。难道,消失已久的镇魂印余孽又卷土重来了?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另一处角落,一个黑影正躲在阴影中,注视着前方的一举一动。他的脸上戴着青铜面具,手中把玩着一枚刻有曼珠沙华的戒指。“萧家血脉,终究逃不过宿命。”黑影低声呢喃,声音中充满了怨恨与得意,“当年玄清观的秘密,也该重见天日了。”
深夜,林知晚辗转难眠。她披上外衣,独自来到父亲生前的书房。书房早已落满灰尘,但一切摆设都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她轻轻推开暗格,里面除了那把匕首,还有一本泛黄的手记。
翻开手记,林知晚的目光被一段文字吸引:“玄清观地底藏有上古祭坛,镇压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若镇魂印与玄铁矿结合,便可唤醒这股力量,重塑乾坤。”她的心跳陡然加快,终于明白为何神秘人会盯上西南矿山。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异响。林知晚警觉地吹灭烛火,躲在暗处。只见一个黑影翻窗而入,直奔暗格而来。林知晚屏住呼吸,待黑影靠近,猛地甩出手中的软鞭,将其缠住。
“谁?”她厉声喝问。
黑影挣扎着想要逃脱,却在慌乱中扯下了面具。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脸上,林知晚看清他的面容,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人竟是皇家书院的教习,平日里最受萧明玥和萧明琛敬重的陈先生!
“陈先生,为何...”林知晚的话还未说完,陈先生突然咬破口中的毒囊,倒地身亡。她望着陈先生的尸体,心中的疑惑更甚。这场阴谋,究竟牵扯了多少人?而萧家,又该如何才能化解这场危机?
第二十五章 真相渐显
陈先生暴毙的尸体瘫在满地月光中,嘴角溢出的黑血在青砖上蜿蜒成诡异的纹路。林知晚蹲下身,指尖刚触到他僵硬的手腕,一道冰凉的灵力突然顺着经脉窜入,脑海中炸开一连串破碎画面:密室内排列整齐的玄铁矿、青铜面具人将符咒按在陈先生眉心、还有一卷写着“血祭玄坛,改天换地”的黄绸。
“母亲!”萧明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提着剑撞开房门,身后跟着神色紧张的萧景琰。少年看到陈先生的尸体时瞳孔骤缩:“怎么会是陈先生?他昨日还教我推演兵法......”
萧景琰捡起陈先生袖中滑落的半截黄绸,与林知晚对视一眼。当“血祭玄坛”四字映入眼帘时,两人同时想起父亲手记中关于玄清观祭坛的记载。皇帝转身对侍卫下令:“即刻封锁皇宫,彻查所有与玄铁矿、镇魂印相关的人和物!”
三日后,西南边境。
林知晚乔装成商人,跟着萧明琛混进了那座废弃矿山。矿洞深处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石壁上每隔十步便插着燃烧的火把,火苗在阴风里诡异地泛着幽蓝。少年突然抬手示意停下,目光落在前方岩壁上——那里用朱砂画着巨大的镇魂印,而印中央,镶嵌着数十枚泛着银光的玄铁矿。
“小心!”萧明琛猛地将林知晚扑倒。一支淬毒的箭矢擦着她耳畔飞过,钉入身后岩石发出刺耳的嗡鸣。矿洞深处传来阵阵铁链拖动的声响,数十个身披黑袍的人缓缓走出,他们的脸上都戴着青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