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的航海 > 第23章 抢滩荒岛

第23章 抢滩荒岛(1/2)

    如果发现了海面上漂浮的垃圾,那么就证明现在已经到达了船舶的航线附近。此时,若求生人员较多的情况下,那么大家就要开始值班,按照人数可以分成两小时一组,四小时一组,八小时一组等等,这个根据遇难人数具体制定。

    值班制度制定好以后,大家严格执行轮流交替睡觉休息,以防止错过大船。一旦发现有船只经过,那么就利用救生筏上的求生设备,手持烟雾发射器或者红光降落伞,甚至是打信号枪求救。

    如果是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那么,白天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睡觉,把睡觉的时间放在夜晚,最困的那几个小时就行,这样以增加自己保持清醒的时间,获得更大被救的概率。

    还有一点,如果发现了漂浮的垃圾或者是垃圾带,那么就想尽一切办法把能带走的都要带走,海面上漂浮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些塑料垃圾,塑料袋,木头,漂浮的油桶,食品盒子等等,都要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在救生筏上,可以利用它们收集雨水或者让其发挥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些漂浮的渔网鱼钩,还有海面的浮球也要收起来。这些或许在未来漂流的日子里都能够用得上。

    如果在漂流的途中遇到荒岛,那么最好的办法应该就是抢滩登陆,毕竟小岛也是块小陆地,呆在岛上获救的概率可能会更大一些。

    救生艇筏的抢滩登陆也是有很多技巧的,首先一点要尽量的避开荒岛上面的礁石,选择有沙滩的一面进行登陆,其次,在登岛的时候,尽量借助海浪的推力,把艇筏送到沙滩上。

    当救生筏到达浅滩处,人员从救生筏上跳下来,借助海浪的力量,把救生筏推到岸上。

    总的来说,在海洋中登陆荒岛,在热带地区是相对幸运的。高纬度地区因为比较寒冷,小岛可能会显得更加荒芜。

    热带的小岛相对于寒带小岛,物资显然会更丰富一些。

    并不是完成抢滩登陆,登上荒岛之后就安全了,其实面临的风险还有很多,要想在无人的荒岛上生存下去,就必须有风险意识,还有得必须一刻不停地劳动,以获取生活所必需的物资。

    抢滩登陆之后,必须把救生艇筏运到沙滩上。要在第一时间观察小岛上的海水落差程度,以便明确海水最高潮在小岛上的位置,这个可以通过观察海岛周围岩石或树木的水淹痕迹,如果不确定的话,那么就就近观察岩石沙滩或树木上的海洋生物生存迹象,有许许多多在海洋里面生活的昆虫类生物,它们喜欢聚集在阴暗潮湿的退潮处,比如一些岩石的缝隙里,通过观察,他们就可以获得最高潮的潮汐线。

    在明确了潮汐线的位置之后,就要把救生艇阀拖至最高潮的上游,以防止下次海水涨潮的时候将救生艇阀给带走。

    因为救生艇筏对于接下来的荒岛求生可能会提供莫大的帮助。最起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临时的庇护所,在荒岛求生的初期,将会很难获得庇护所,这个时候可以把挺罚倒扣过来。作为一个临时的避难所,可以提供人员在里面进行休息。

    登岛后不要就地休息,还要做的工作有很多,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的寻找淡水资源。因为淡水是根本,只有找到了淡水才能接下来开展其他工作。

    如果是热带小岛,岛上植被茂密,那基本上这就是一座资源十分丰富的小岛。再如果岛上有山峰的话,那么一定会形成雨水汇集。

    有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在登岛之后,如果是热带小岛,那么可以第一时间寻找岛屿周围的椰子树,椰子这种东西富含的水分非常大,有两三个大椰子就能够基本上满足一个成年人对于水分的需求。

    至于如何将树上的椰子摘下来,有很多种办法,比如可以用石块进行投掷,可以砍伐一些细小的树木,制作一些长杆,用长杆打下来。

    但是不建议爬树,因为这样有摔伤的风险,在医疗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任何受伤都可能是致命的。

    登岛的初期,出于体力还有可持续生存方面的考虑,应当先尽量摘取低处的椰子。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找到了椰子树就等于解决了淡水资源,因为很可能岛上椰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在岛上长期生存,这种资源是有可能会枯竭的,这一点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

    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情,找到岛上的制高点,然后集合手边的资源,开始往最高处攀登。

    因为路途中间很有可能会出现未知的风险,所以在出发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团队在两人以上,那么有一人出发至最高点,留一人在营地值守看守物资。

    荒岛求生这种事情,大脑必须无时无刻的保持高度警惕,之所以留人值守营地,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首先要防止岛上有大型凶猛的肉食动物,第二一点:防止人为因素:因为近些年以来,许多孤悬海外的荒岛都成为了某些不法分子的集结地,走私毒品的中转站,黄金的藏匿点,甚至贩卖人口的中转点,进行器官交易的不法分子等等都有可能藏匿在这些地方。

    不要在逃生的时候刚出狼窝,又入虎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