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子倒是清醒,没忘了穿什么衣服叫什么人:“老仙长,您可算来了。大嘴可想死你了。”
“呵呵,你想我才怪,你是想我的丹药了。怎么了,身体又虚了?”
王长青打趣着刘大嘴,说到底,刘大嘴跟他时间最长。
牛赶山也是一阵大笑:“你这老烟枪不抽旱烟,改玩金枪不倒了是吧?你说,你是不是经常碧血洗银枪?”
刘大嘴跟牛赶山一个熊抱,呵呵大笑了几声:“你马溜子想要,我一定给,要多少姑娘都给你找来,四十多的老帮菜都有,包你满意。”
牛赶山一听,把刘大嘴一推,这是他年纪小刚进寨子时,闹的笑话。
当年第一次逛窑子,他脸皮薄,色胆小,头都没抬,就指着一个胸大的,哪曾想是个四十多的老帮菜。
还是洪大彪看不过去,给他叫了个年纪小的给他上了人生第一课。
这事六爷都不知道,让刘大嘴给嚷嚷开了,这还了得。
“你个老烟枪,你要再敢乱说,说不得,我得给你家小媳妇说说你的风流债!”
刘大嘴听了这话,脸一红:“没有的事,没有的事,溜子兄弟你喜欢啥,我能不知道吗?保准是十八的大姑娘。”
他在星城娶了老婆,别看媳妇年纪不大,但性子却是辣得很,刘大嘴被小媳妇拿捏得死死的。
王长青在保安团的团部住了两天,这才进城找何老掌柜。
何老掌柜大开中门,迎接这位师叔祖,城中已经有四十多位患者等着治病了。
四十多位什么概念,那是三百多万也可能是四百多万大洋。
王老道收钱看心情,有的外面治不好,都必死的,他只收五万,有的患者以为只收五万的,他要收十万。
外人哪懂这些名堂,何老头出来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那些当官的,为富不仁的,必定是十万起。
王老道出山治病有两年多了,患者非富即贵,加起来也有二百多人了。
此时何老掌柜家旁边的茶馆,坐满了人。
这些人要么是患者,要么是家属,在这里等,只有一个目的,都想第一个被赛华佗王老神仙治病。
坊间传闻,王老神仙治病要用先天元气,还要帮你消业火,这是很伤王老神仙的元气的。
所以这治病,自然是头几个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这王老神仙的诊费是固定的,不是五万就是十万,没有第二个价格。
但何老头是什么人,土匪中的人精。
他开了这间茶馆名义上是让一众患者有个等待的地方。
这茶馆一年只开两个月,平常都是关着门的。
一壶茶一千大洋,不带讲价的。实际上,患者得在这里排队。
谁是第一个,谁是最后一个,何老头说了算。
有钱人那都是人精,自己花了钱,就得想办法赚回来。
怎么赚回来呢,那不就从其他患者手中赚吗?
这年头可不是信息时代,这年头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有不少人就真不知道这赛华佗的本事。
这不知道,就体现信息差了,这其中就有钱赚了。
这茶馆一到开门的日子,就坐满了人,这人一多就聊开了。
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商人,指着周边的人悄声说道。
“牛兄,你看看这满堂的人,非富即贵,都是来找老神仙治病的,就没有他治不好的病,有一个算一个,出了钱的都治好了。”
那牛兄问道:“只要出钱,都给治?”
中年商人道:“也有个别的,王神仙不给治,什么人不给治呢?濒死的老人,不治第二次。”
“我听说有个老头寿尽了,身体机能不行了,躺着来的,自己走着回去的,第一次来了,治好了。”
“第二年又来,老神仙一看就知道,这老头医石无治了,就钱也没收让人回去办后事去了。”
牛兄道:“五万十万只管一年,那也太划不来了。”
中年商人急了:“他不听医嘱,怪得了谁,七八十岁的人了,回去没三个月,还敢纳小妾,一纳就是两个,他不死谁死?”
牛兄一听,这倒是,他自己才四十多,这体力就不行了,那老头真要听了医嘱,少说能管三年,这种人就不该给他治。
两人的声音大了少许,另一边有人接话了,道:“这位兄台说的不错,不听医嘱是大忌。我听说还有一个王老神仙也不给治。”
“去年有一个纨绔子弟,得了花柳病,王老神仙给治好了,让他修身养性,不要去外面乱来,家里多娶几个姨太太就好了。”
“哪成想半年不到,又来了,还是花柳病,王老神仙可不惯他的毛病,直接就是不治。不遵医嘱,一百万都不给治。”
牛兄一听,问道:“那后来呢?”
周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