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高育良的学生,必须进步 > 第248章 谈妥敲定

第248章 谈妥敲定(1/2)

    当听到高育良说出,愿意扶持他们汉州大学的半导体专业的时候。

    徐庆良激动的,简直要站起来了。

    谁不知道汉东大学有两个专业,在全国所有大学的专业排名中,都是前十的存在。

    一个是政法专业,还有一个就是半导体专业。

    也许是得益于汉东有高达芯片、金为电子这样的世界百强的科技企业。

    所以对半导体这类的专业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因此,汉东大学这么多年以来,特别重视半导体这类专业的的建设。

    加上校企合作,学校又有企业资金的扶持。

    所以汉东大学的半导体专业,在全国绝对是首屈一指。

    徐庆良一脸兴奋的表情,对高育良说道:

    “高省,你没有跟我开玩笑吧?”

    “徐书记,我怎么会拿这个跟你开玩笑。”高育良一脸认真的回应道:

    “想走科技产业的路线,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撑。”

    “徐书记,我也希望我们两个兄弟省份之间,能够多多合作。”

    徐庆良高兴的说道:“多多合作,多多合作。”

    “高省,既然你能拿出这么大的诚意,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接着,起身握住高育良的手,一脸真诚的表情。

    “说实话,今天让你等了一上午,我得跟你道个歉。”

    “泄洪的事情,我马上亲自去一趟平阳市,督导动员工作。”

    “保证明天一早,完成准备工作。”

    省与省之间,就像人与人之间是一样的。

    互相之间只要找到利益点,任何事情都好说。

    有些事情不是没得谈,只是利益没有给到位而已。

    听到徐庆良的保证,高育良也就放心了。

    笑着说道:“徐书记,我替岩台市的百姓,感谢您。”

    “同时也感谢,平阳百姓做出的牺牲。”

    “我回去之后,也会马上落实高达芯片投资的事情。”

    “高省太客气了。”徐庆良还是一脸的激动。

    “这样,高省您好不容易来一趟。”

    “我一会儿去平阳,晚上让贺省代我,请您吃顿晚饭。”

    接着,望向贺云龙。

    “老贺,晚上请高省尝尝我们江北的特色菜。”

    一旁的贺云龙立即接话道:

    “放心吧徐书记,我安排。”

    “谢谢二位的好意。”高育良拒绝道:

    “饭是没时间吃了,我一会儿就赶回京州。”

    “如果真的要吃饭,等岩台的灾情过去之后,我再过来。”

    见高育良一再推辞,徐庆良也就没好再继续坚持。

    就这样,10个亿,外加高达芯片的一座晶圆厂,搞定了泄洪的事情。

    敲定之后,高育良就立马赶回了京州。

    ……

    祁同伟这边,一早就按照昨天的计划,带着人坐上快艇,出发去了岩山水库大坝。

    陪同的除了市水利局长潘明,还有就是水库管理局局长王帮友,以及水利设计院院长吴青。

    当然除了几人之外,抗洪前线总指挥武文韬,也带着人跟着一起去了。

    武文韬之所以亲自过去,是因为今天要对岩山水库溃坝的决口处进行围堵了。

    经过两天的准备工作,紧急调集的几十辆满载石头的工程车、还有几十吨的沙袋已经准备就绪。

    另外一个连队的抗洪官兵,外加武警一个大队的人,已经全副武装正在待命。

    再加上当地的志愿参加抗洪救灾的民兵、预备役。

    此时的岩山水库大坝附近,已经聚集了几百人。

    只要溃坝决口处被堵住,下游的龙山湖水库的危险就解除了。

    很快,祁同伟和武文韬就赶到了现场。

    祁同伟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溃坝现场的情况。

    几百米长的岩山水库大坝,中间有三十多米被冲毁。

    岩山水库的洪水,正是从这个缺口,不停的往下游奔腾而下。

    洪水冲击的声音,就如同打雷一样。

    另外,祁同伟看到所有人员,和物资已经准备完毕了。

    祁同伟来的目的,除了视察一会儿开始的围堵绝口处的工作。

    还有就是近距离看看,溃坝处的情况。

    于是对武文韬说道:

    “武总指挥,王局长和吴院长,都是水利方面的专家。”

    “请他们过去看看,能不能为围堵工作提点什么建议。”

    “行啊,祁省。”武文韬当即说道:

    “不过要注意安全,不能靠的太近。”

    于是王帮友和吴青,在几位救灾人员的陪同下,便上了大坝。

    祁同伟和潘明,还有两位拿着相机的记者,也跟了过去。

    这两个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