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结束后,李明被记者们围得水泄不通。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他都一一耐心回答。
第二天,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次表演。《晨报》的头版标题是《明星模特队震撼全城》,《晚报》则用了《服装界的一匹黑马》作为标题。
更让李明意外的是,省电视台也派记者来采访,要做一期专题节目。
一时间,明星服装厂成了全省的焦点。订单如雪花般飞来,生产车间24小时不停转。
“李厂长,我们是省城百货大楼的,想和您合作。”
“李厂长,我们愿意出高价代理您的产品。”
“李厂长,我们想邀请您的模特队去我们那里表演。”
面对蜂拥而至的客户,李明却陷入了思考。
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觉得我们应该开设专卖店。”
“专卖店?”老厂长皱眉,“那成本太高了。”
“是啊,李明,我们现在批发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副厂长也表示反对。
“因为只有开专卖店,我们才能真正掌控品牌的形象和价格。”李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你们看,现在我们的产品通过经销商卖出去,利润被层层分割。如果我们直接面对消费者,利润会翻倍。”
“可是开店需要大量资金,还要承担房租、人工等成本。”财务科长担忧地说。
“这些我都考虑过了。”李明拿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我们可以先在省内选择几个重点城市试点,成功后再推广。”
“李明,你这想法太激进了。”老厂长摇头,“我们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
“厂长,机会稍纵即逝。”李明站起身,“现在我们正火,正是扩张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了,以后再想做就难了。”
会议室里争论激烈,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各占一半。
最后,老厂长提议投票决定。
“同意开设专卖店的举手。”
李明、张小雨和两个车间主任举手。
“反对的举手。”
老厂长、副厂长和财务科长举手。
“平票。”老厂长叹了口气,“那就我来做最后的决定吧。”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针掉地的声音。
老厂长看了看李明,又看了看其他人,最后说道:“我决定支持李明的提议。”
“厂长!”副厂长急了,“这太冒险了!”
“富贵险中求。”老厂长拍了拍桌子,“李明到现在为止,每一个决定都是对的。我相信他这次也不会错。”
李明激动地握住老厂长的手:“厂长,谢谢您的信任!”
“别谢我,用成绩来证明你是对的。”老厂长笑了笑,“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亲自负责专卖店项目。”
“没问题!”李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三个月后,明星服装专卖店选址工作全面展开。李明亲自带队,跑遍了全省十个主要城市,考察了上百个商铺位置。
“这里人流量大,但租金太贵。”在省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李明看着报价单皱眉。
“李哥,要不我们选稍微便宜点的地方?”跟着的小王建议道。
“不行。”李明摇头,“专卖店的位置至关重要,宁可少开几家,也要选最好的位置。”
经过反复比较,李明最终确定了十个黄金地段的店面。虽然租金不菲,但他相信这个投入是值得的。
店面装修也是李明亲自设计的。他参考了国外一些知名品牌的装修风格,结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设计出了简约而不失时尚的装修方案。
“李明,你这装修费用也太高了吧?”看着装修预算,副厂长心疼得直咧嘴,“一个店就要花十万块,十个店就是一百万啊!”
“钱要花在刀刃上。”李明指着设计图,“你看,这种装修风格给人的感觉就是高档、时尚。顾客一进来就会觉得我们的产品有品位。”
装修的同时,李明也在培训店员。他从各个车间挑选了最漂亮、最有气质的女工,专门进行销售培训。
“销售不是简单的卖货,而是在卖一种生活方式。”在培训课上,李明这样告诉店员们,“顾客买我们的衣服,买的不仅仅是面料和款式,更是自信和美丽。”
“那我们应该怎么和顾客交流呢?”一个店员问道。
“首先要学会观察。”李明走到模特架前,“看到这件衣服,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穿?”
“年轻的职业女性?”
“对。那如果来了一个这样的顾客,你们就要强调这件衣服的职业感和时尚感。如果来了一个家庭主妇,你们就要推荐更实用、更舒适的款式。”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十家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