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 > 第230章 余波回响

第230章 余波回响(1/2)

    山风卷着松涛灌进衣领,林宇的指尖还停留在胸口——那里原本坠着云中鹤给的护身符,此刻只剩一道淡金色印记,像朵刚绽放的小花。

    风掠过脖颈时带着凉意,他却只觉心口闷得发疼。

    他刚要收回手,头顶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像是天幕被无形巨手撕裂,声音沉重而压抑,震得耳膜隐隐作痛。

    抬眼的瞬间,林宇的瞳孔猛地收缩。

    方才还浸在晨雾里的天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翻涌成墨色。

    乌云厚重如铁板压顶,被某种不可见的力量揉成乱麻,层层叠叠地翻滚着,缝隙间漏下的天光竟泛着诡异的青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蒙上一层病态的滤镜。

    更让他脊背发凉的是,那些云絮里隐约浮着蛛网状的裂痕,像是有人撕碎了一张透明的巨网,碎片正簌簌往下落,每一道裂痕都透出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死寂与混乱。

    “命锁崩解引发了命运紊乱……”他无意识地低语,喉结滚动,声音干涩得几乎说不出话。

    前几世那些被丝线扯住的画面突然涌上来:农子松开的脚,医女抬起的腕——原来命运之网破了,连带着所有被锁死的轨迹都在乱撞。

    “林宇!”白芷的惊呼打断他的思绪。

    少女的声音里带着慌乱,她急促的脚步声踏在草地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她的指尖正按在胸前的因果镜上,镜面原本清亮的光突然泛起涟漪,映出的不再是众人的影子,而是个扎羊角辫的孩童。

    那孩子的脸明明只有五岁大,眼睛里却浮着二十岁的沧桑,正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空无一人的石凳喊“阿娘”。

    稚嫩的声音里混着说不清的悲凉,仿佛从遥远的未来穿越而来。

    “他的身体停在五岁,记忆却跳到了二十年后。”白芷的指尖微微发抖,因果镜的凉意透过掌心渗进骨头里,冷得让人打颤,“如果不修复……”她不敢说下去——方才镜中还闪过瘸腿的老木匠突然健步如飞,哭嫁的新娘笑着说出三十年后续弦的话。

    每一个画面都荒诞又真实,仿佛命运本身正在失控。

    林宇的后槽牙咬得发疼,牙根处甚至有些酸胀。

    他想起南宋瘟疫里自己跪到麻木的手,想起民国歌女旗袍上洗不净的血渍——那些被命锁困死的人生刚能自己写剧本,现在又要被紊乱的命运撕碎?

    “试试用琴音安抚。”玄音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这片沉默。

    她不知何时已取出青桐木琴,指尖轻拨琴弦,清越的音色像溪水漫过石滩,在空气中轻轻荡漾开来。

    可这一次,琴音刚散入空中就变了味——原本该被抚平的乱云里,突然涌出大片半透明的影子:有的穿着南宋的医袍,有的裹着明朝的画师青衫,还有个穿着墨绿旗袍的女人,鬓角的珠花正随着她的颤抖叮当作响。

    “退!”黎九的弓弦绷得笔直,声音干脆利落。

    他旋身挡在众人身前,三支箭簇泛着寒光的羽箭已搭在弦上。

    黑影们飘得极慢,却带着股狠劲,最前面那个举着撕碎画稿的画师甚至伸出手,指甲几乎要刮到玄音的琴面。

    “这些不是敌人。”黎九的箭在离黑影半尺处停住,箭簇擦过影子的瞬间,那团半透明的轮廓竟露出几丝释然,像是终于找到了归宿,“是迷失的灵魂——命锁崩了解,他们找不到自己的轨迹了。”

    林宇的呼吸突然一滞。

    他看见那个穿墨绿旗袍的女人飘到自己面前,鬓角的珠花映着他眼底的光,像极了民国戏院里那盏总在雨夜熄灭的煤油灯。

    “阿宇……”影子的嘴唇动了动,声音像被揉皱的纸,带着潮湿的哀伤,“我该往哪走?”

    “他们需要锚点。”墨离的声音从身侧传来。

    自从出了墓室,这个命门传人的眉头就没松开过,此刻却攥着空了的符咒袋,指节发白,“命门典籍里说过,当锁灵阵崩解,迷失的灵魂会被紊乱的命运冲散,除非有个能让他们归位的媒介……”他突然抬头看向林宇,眼里的阴云散得更彻底了些,“你需要一个锚点。”

    锚点……林宇的手突然按上腰间的锦囊。

    因果珠!

    那是前几日在古寺佛塔下捡到的,当时只觉它能引动命运之力,此刻却像有团火在锦囊里烧。

    他抖着手取出珠子,掌心刚碰到那抹温凉,珠身就泛起柔和的金光,像春夜的月光漫过雪,温暖却不刺眼。

    “过来。”林宇举起因果珠,声音轻得像怕惊飞了鸟。

    穿医袍的影子最先动了,他伸出手,指尖碰到珠光的瞬间,半透明的身体突然凝实了些;接着是撕画稿的画师,他摸了摸自己的袖口,脸上浮起释然的笑;最后是穿旗袍的女人,她鬓角的珠花终于不再摇晃,对着林宇轻轻福了福身,便随着金光没入珠中。

    乌云开始散了。

    风里的腥气淡了,山雀重新开始啼叫,连方才那个五岁孩童的影像,也在因果镜里恢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