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109章 大削蕃!!!

第109章 大削蕃!!!(1/2)

    暮色渐浓,刑场上的血腥味被秋风卷向四面八方。

    藩王们如丧家之犬,失魂落魄地走出刑场。

    有的藩王双腿发软,需得仆从搀扶才能行走。

    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完了,完了,这下谁还敢违抗圣命......\"

    有的则阴沉着脸,低声咒骂:\"不过是杀鸡儆猴罢了!\"

    更有甚者,目光闪烁,悄悄将几个心腹叫到一旁,压低声音道:\"看来得早做打算,联系......\"

    夜色中,各怀心思的藩王们渐行渐远。

    一场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

    当夜,秦王府邸的青砖地上散落着撕碎的奏疏残片。

    老王爷攥着鎏金虎符的手青筋暴起:

    \"当年太祖爷分封天下,如今竟成了待宰羔羊!\"

    他的世子捧着削减半数王府庄田的折子,喉结上下滚动:

    \"父王,张居正推行丈量法,咱们瞒报的万亩良田......\"

    话音未落,案上烛火突然明灭不定,窗外传来野猫凄厉的叫声。

    与此同时,蜀王府中却飘出丝竹之声。

    朱至澍斜倚在沉香榻上,由美姬喂着荔枝,听着师爷密报:

    \"殿下放心,咱们在泸州的私盐作坊已改由倭寇商船运货,那些东洋浪人可比漕帮利索多了。\"

    他把玩着镶夜明珠的扳指,阴笑道:

    \"朱厚熜要杀头?倒不如让他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地头蛇。\"

    而在晋王府,老迈的藩王颤抖着写下血书,命贴身太监快马送往鞑靼王庭。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马蹄声,竟是锦衣卫连夜巡查。

    老藩王慌忙将密信塞进炭盆。

    南京城的应天府尹接到密报时,正在批阅文书。信中写道:

    \"楚王与倭寇密会于吴淞口,以江南丝绢换取倭刀火绳。\"

    他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发白,想起白日里宁王炸成血雾的惨状,额角渗出冷汗。

    案头的《大明律》被夜风掀开。

    \"通敌者族诛\"的字样刺得他眼眶生疼。

    这夜的紫禁城,司礼监值房的灯烛彻夜未熄。

    郑继敏跪在满地灰烬前,默默拾起亲信的半块腰牌。

    火盆里,尚未燃尽的密信残片上。

    \"监察藩王\"四个字若隐若现。

    他望着远处乾清宫的方向。

    嘴角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将腰牌缓缓收入袖中。

    当晨钟敲响时,第一道自请减俸的折子摆在了朱厚熜案头。

    藩王们的马车驶出朝阳门,车轮碾过前夜的血迹,扬起漫天尘土。

    而在东南沿海的暗礁深处,载满假币与兵器的倭船正趁着夜色启航。

    ……

    秋霜初降的深夜。

    楚王的画舫静泊秦淮河畔,檀木桌上摆着削减王府庄田的黄册。

    朱英?的指节捏得发白,青玉扳指在烛火下映出森冷的光:

    “张居正丈量土地的折子一递上去,咱们连喘气的地儿都没了!”

    肃王朱绅尧突然掀开锦帘,枯枝败叶随着穿堂风卷进舱内。

    舱外突然传来更夫梆子声。

    “咚——咚——”三长两短,正是东厂夜巡的暗号。

    ……

    此时的紫禁城,乾清宫暖阁内,朱厚熜披着玄狐大氅,盯着墙上的《天下藩王图》。

    郑继敏捧着密折跪在丹墀下,羊皮纸上“楚王勾结倭寇”的字迹还带着墨香。

    朱厚熜忽然抓起一把细沙撒向金陵方向:“郑继敏,让那些王爷再蹦跶些时日。”

    ……

    次日早朝!

    礼部尚书刘健捧着奏折的手微微颤抖:

    “启禀陛下,已有三十七位藩王自请削减赋税......”

    朱厚熜望着阶下躬身的群臣,案头的《大明律》被穿堂风掀开。

    “藩王私蓄甲兵者斩”的条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三日后,朔风卷着黄沙掠过雁门关。

    肃王的密使裹着貂裘穿越荒漠,却不知身后三十里处,锦衣卫的玄色披风正隐没在胡杨林里。

    与此同时,秦淮河畔的醉仙楼。

    蜀王的长史将一叠银票塞进倭寇头目手中。

    窗外小贩叫卖糖炒栗子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街角茶摊的老丈,正是东厂番子易容。

    深秋的某日,南京城突降暴雨。

    楚王私军集结的鼓噪声里,朱厚熜将朱批奏折重重掷在龙案上。

    墨迹未干的“谋反”二字在雨幕中洇开。

    当京营铁骑踏碎藩王驻地的青瓦时,蜀王的私盐作坊正腾起冲天火光

    而肃王写给鞑靼的密信,此刻正躺在司礼监的炭火盆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