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107章 朱厚熜:旨意!着天下藩王齐聚京师,观炮决,犬决!

第107章 朱厚熜:旨意!着天下藩王齐聚京师,观炮决,犬决!(1/2)

    烛火摇曳中,他用朱砂在州县密集处重重标记,又在京师位置画了个醒目的圈。

    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惊起栖在槐树上的夜枭。

    朱厚熜望着星空喃喃自语:\"张居正,且看你能否如朕所愿,成为这棋盘上的关键一子...\"

    张居正任职户部给事中不过数月,便以雷霆手段掀起波澜。

    他在核查各地税赋账目时,发现山西巡抚虚报田亩、私吞盐引。

    连夜奋笔疾书数千言,弹劾奏章递入乾清宫。

    朱厚熜览毕,朱批\"着即彻查\"四字,震动朝野。

    山西官场一夜之间十余名官员落马。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

    以吏部侍郎卢承僧为首的守旧派,在御前会议上公然发难:

    \"陛下,张居正不过七品小吏,越权弹劾封疆大吏,此乃坏了祖宗法度!\"

    朱厚熜淡淡说道:\"祖宗法度?朕看是某些人拿来护短的遮羞布罢了。\"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却也更加笃定帝王对张居正的倚重。

    与此同时,外放的进士们境遇迥异。

    徐文长在浙江遂昌县任上,虽勤勉政务,却因触动当地商贾利益,屡屡受阻。

    某日,他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夹着半块带血的玉佩,警告他\"莫要多管闲事\"。

    ……

    紫禁城。

    朱厚熜召见张居正于,案上摆着厚厚一摞各地官员密报,道:

    \"这些封疆大吏,不是虚报政绩,就是推诿塞责,该如何整治?\"

    张居正从容应答:\"回禀陛下,当行考成法。”

    “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务责实效。\"

    朱厚熜目光如炬,盯着张居正:“好,就由你牵头拟定章程!\"

    消息传开,朝堂再次哗然。

    守旧派纷纷上折反对,指责张居正\"妄议祖制,祸乱朝纲\"。

    但朱厚熜力排众议,下旨成立\"考成法推行衙门\",命张居正总领其事。

    张居正深知此举风险巨大,却也明白这是实现抱负的良机。

    他闭门三日,与幕僚们反复推敲细则。

    最终拿出一套严密的考核体系:六部、都察院将所办之事,逐月检查;

    六科稽查六部之弊,内阁稽查六科之失。

    然而,推行考成法绝非易事。

    张居正首当其冲的对手,便是执掌吏部多年的尚书卢承僧。

    卢承僧表面配合,暗中却指使下属拖延推诿,故意在考核标准上制造混乱。

    某次朝会上,卢承僧拿着一本账目,阴阳怪气道:

    \"张居正这考成法,恐非治国之道。\"

    张居正当场调出各地实际执行数据,一一驳斥:

    \"若因繁琐而废,何以正吏治?何以安民心?\"

    朱厚熜拍案:\"尔等若觉得繁琐,不如让贤!\"

    卢承僧脸色骤变,不敢再言。

    在张居正的铁腕推行下,考成法初见成效。

    但树大招风,张居正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深夜,他的宅邸外时常有黑影徘徊;

    上朝途中,也多次遭遇\"意外\"。

    徐锋命锦衣卫暗中保护,某次查获一封匿名信,信中赫然写着:

    \"张居正,劝你莫要太过得意,小心身首异处!\"

    朱厚熜得知此事后,召张居正入宫。

    \"怕吗?\"朱厚熜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张居正躬身一拜,道:\"臣蒙陛下知遇之恩,纵万死不辞。\"

    朱厚熜微微颔首,命人取来尚方宝剑。

    掷于张居正面前:\"此剑赐你,凡阻挠考成法者,先斩后奏!\"

    ……

    翌日!

    紫禁城文华殿内,张居正将新绘制的《天下赋税舆图》铺展在御案之上。

    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省税赋完成进度。

    红色区域代表超额完成。

    而云南、贵州等地大片的苍白色刺得朱厚熜眉头紧皱。

    “云南沐王府辖下矿税十成仅缴三成,”

    张居正:“汪直余党在沿海私通东瀛,更令东南赋税雪上加霜。”

    话音未落,司礼监太监尖着嗓子跨进殿门,禀道:

    “陛下,东厂截获密报,东瀛五大大名正在九州岛集结浪人,疑似与汪直残部勾结!”

    朱厚熜喝了一口祁门红茶,道:“曹正淳,你亲率锦衣卫东渡,务必查清虚实!”

    “张居正,考成法须加快推行,朕要在半年内见到真金白银!”

    “微臣遵旨!”

    三日后,曹正淳率领三百锦衣卫乔装成商船队,自宁波港悄然启航。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