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必不可少。”
江宁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随后,朱由校满脸笑意地吩咐:“忠义侯,关于开设大明皇家讲武堂一事,你们五军都督府牵头拿出个章程,随后报与朕知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江宁、陈策、沈有容闻言赶忙起身领命。
这可是给武将抬升身份的好事,“天子门生”说出去倍有面子,以他们几位大佬的资历,在军校里谋个一官半职,给学子们讲讲课,自然是乐意至极。
接着,朱由校命方正化研墨,铺开宣纸,提笔写下“大明皇家讲武堂”几个大字,最后落款并盖上自己的私印。
江宁见状,忍不住惊叹:“我靠,什么叫专业?
这就是专业!
军校八字还没一撇呢,牌子都快做好了。”
写完后,朱由校拿起宣纸,问道:“诸位爱卿,觉得朕这几个字写得如何?”
于是,一众大臣纷纷开启夸赞模式,陈策和沈有容两位老将更是使出毕生功力,把朱由校夸得满脸得意。
最后,朱由校表示,大明皇家讲武堂的牌匾,他要亲自动手雕刻。
对于朱由校这个提议,在场众人无人反对,毕竟皇上的手艺大家有目共睹。
眼见事情已定,诸位大佬纷纷起身告辞,唯有江宁仍坐在原地,老魏则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江宁笑着问道:“陛下,今日还有别的事吗?
要是没事,臣就先行告退了。”
朱由校没好气地说道:“你急什么,先坐下。”
江宁心中暗自叹息,已然做好当牛做马的准备,毕竟自家这位黑心朱兄,每次这么说都没好事。
谁知朱由校转头看向老魏,问道:“魏大伴,听说前段时间在一个寺庙抓了个花和尚,在外边养了五十多名女子,还生了一百多个孩子,这事儿是真的吗?”
老魏愣了一下,赶忙回道:“回陛下,此事千真万确,是老奴亲自查办的。”
朱由校听后,称赞道:“此乃神人也!”
老魏惊得“啊”了一声。
江宁刚喝进嘴里的茶水当场喷了出来,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朱由校,心中疑惑:这朱兄又要搞什么名堂?
就在这时,朱由校轻咳一声,一脸正经地对老魏说:“魏大伴啊,那花和尚养了多少女子、生了多少孩子,犯了多少大明律法,朕都不关心。
朕只想知道一点,他用什么方子补肾的,你给朕好好查一查,务必把这个补肾的方子给朕找出来。”
听到朱由校这话,老魏顿时瞠目结舌,江宁则当场石化,一旁的方正化也如遭雷击。
看着三人的表情,朱由校脸色微微泛红,赶忙解释道:“你们想什么呢?
朕岂是那种人?
把这方子找着之后,直接给江兄送过去。”
老魏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想歪了,满脸羞愧地说道:“老奴领命。”
江宁赶忙站起身来,说道:“陛下,臣用不着,真的用不着。”
谁知话还没说完,就被朱由校抬手打断:“用不着个屁!
朕觉得你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孩子,就缺这个好方子。
等回头方子找到了,你就照着方子每天吃,一天三顿,一顿都不许落下。
朕也不指望你能生百八十个孩子,好歹生个三五个,不然你的爵位、家产将来谁来继承?
你回去后赶紧加把劲,朕都替你着急。
皇后再有五个月便要生产,可你倒好,家里两位夫人到现在都没个动静,朕能不着急吗?”
朱由校话音刚落,老魏也赶忙附和:“侯爷,陛下说的对呀!
您这般年轻力壮,功夫了得,到现在却没个孩子,咱家都替您急得慌。”
听到二人一唱一和,江宁一阵无语,心中暗自吐槽:老话说皇帝不急太监急,到自己这儿倒好,变成皇帝急了太监也急,这叫什么事儿啊?
自己身体好好的,一直都有尽责,可就是没有子嗣,他也很无奈啊。
随后,朱由校便打发江宁和老魏离开,自己还要忙着去雕刻大明皇家讲武堂的牌匾呢。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