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考虑到实际作战与日常训练的便利性,士兵们除了在大军出征以及检阅军队时身着甲胄,其余时间主要穿着制式短袍劲装进行操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进一步明晰军队的组织架构,江宁还引入后世军衔制度的理念,设计了臂章、肩章和胸章,通过这些标识来清楚地表明士兵所属部队、兵种划分以及军官等级。
江宁介绍完这一系列全面而细致的军事改革举措后,老魏和朱由检听得瞠目结舌。
老魏身为太监,本身没多少文化,平日里除了积德行善,刷功德,对军队只是单纯觉得好奇,倒没有什么其它想法。
但朱由检就不同了,如今他不仅是老朱家话事人,还替朱由校掌管着三万三千人的皇明卫,因此对江宁讲述的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最后,朱由检面带疑惑地开口问道:“二哥,将士们平日里不穿盔甲训练,这样能行么?
万一打起仗来,穿上盔甲跑都跑不动,该咋办?”
江宁笑了笑,朝孙传庭使了个眼色。
孙传庭心领神会,立刻解下自己的护臂和腿绑。
朱由检上前查看,不禁惊呼道:“这玩意儿怎么这么重啊?”
孙传庭笑着解释:“殿下,这护臂和腿绑是侯爷专门设计的,里面都加了铅块,重量可比盔甲重多了。
此外,还有特制的沙袋和沙衣,用来增强士兵们的负重和耐力。”
说着,他从护臂中抽出一块铅板,继续说道,“殿下,将士们训练时穿上这种特制的护臂、腿绑和沙衣,然后逐步增加铅块和沙袋的重量,就能有效提升负重能力和持久力,还能减少对盔甲的磨损。”
朱由检听完,连连称奇,说道:“这个办法好,回头本王就让宗人府照做,给那三万新兵蛋子用上。”
就在这时,杨嗣昌匆匆跑了过来,赶忙向江宁等人行礼。
江宁微笑着点头回应。
随后,杨嗣昌笑着对孙传庭说:“白谷,今日五军左卫大比武已经结束了,轮到你上台讲话啦。”
孙传庭猛地一拍脑袋,笑道:“光顾着跟诸位说话,把这事儿都给忘了。
殿下、侯爷、魏公公,实在抱歉,臣先去给将士们训话了。”
江宁点头示意,孙传庭便匆匆离去。
这时,朱由检注意到杨嗣昌肩膀上的袖章,问道:“二哥,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军法纠察的标识?”
江宁点头,笑着说:“文弱在京营里的地位可是举足轻重的,就算老曹、老满见了他,也得绕着走。
咱们今天只是例行巡查,要是平日里在京营,你就能见识到文弱有多厉害了。”
朱由检起初并不相信,心想着一个被你被拐来的文官书生,能有多大能耐?
京营里这么多狠角色,他杨嗣昌能镇得住谁?
谁知,就在此时,孙传庭讲话完毕,士兵们陆陆续续各自返回军营。
杨嗣昌隔着老远就扯着嗓子喊道:“那边那几个士兵,你们在干什么呢?
注意队列,双人成列,三人成行!”
随着杨嗣昌话音落下,原本有些散乱的队伍瞬间变得井然有序,就连几名千户见了杨嗣昌,都小心翼翼的。
这一幕让朱由检惊得目瞪口呆。
就在这时,孙传庭也跑了回来,满脸笑意。
看着孙传庭得意的样子,杨嗣昌没好气地说:“白谷呀,今儿个全军大比武,我瞅着里边有几个好苗子,今天表现都不错,可以重点观察一下。”
孙传庭满脸傲然,说道:“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带的兵!”
对于孙传庭的傲慢,杨嗣昌并未在意,毕竟孙传庭就是这种性格,而且他确实有真本事。
随后,江宁、朱由检、老魏在孙传庭和杨嗣昌的带领下,开始在军营中巡视。
走在后面的杨嗣昌和孙传庭二人对视一眼,小声嘀咕了几句。
片刻之后,杨嗣昌跑到江宁跟前,搓着手,略带害羞地说:“侯爷,那个……下官有个想法。”
看着杨嗣昌拘谨的模样,江宁哈哈笑道:“文弱,我跟你爹也是老相识了,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杨嗣昌闻言大喜,笑着说道:“好嘞,那末将就不客气了。
末将和白谷觉得您设立的参军、参事一职非常实用。
如今每次演武和训练,各个千户所为了拔得头筹,什么三十六计、歪门邪道都用上了。
放在以前,根本不用什么兵法,除了全军冲锋,也没别的招。
现在大家都开始动脑子了。
只是参军、参事目前仅在千户及千户以上卫所设立,末将就和白谷仔细琢磨了下,觉得应该推广到百户这一级。
如此一来,京营将士的战力必定能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