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兵贵精不贵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江宁听后,亦是点头称是,说道:“如此一来,北方数省所有士兵都将转变为职业军人,朝廷资源也不会再无端浪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的秦良玉面带忧虑地开口说道:“江大人,这样做恐怕北方数省各地卫所军将领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必定会煽动士兵趁机作乱闹事。
要是北方数省各地卫所军全都闹起来,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呀!”
江宁闻言,冷冷一笑,说道:“秦都督不必担忧。
京营有三十万兵马,年后直接派出二十万,每个省派遣五万大军负责整顿卫所军。
倘若有人胆敢闹事,直接就地镇压。
反正这些卫所军将领,本官也没打算放过他们。
他们传承了多少代,手中积累的财富和土地,刚好可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陈策、沈有容、邓文明三人皆是笑着点头,说道:“江大人言之有理,早该这么干了。
这群家伙占着位置不做事,他们要是真敢趁机闹事,直接全部拉去满门抄斩,。”
秦良玉心中略感惊讶,作为久经沙场的宿将,她当然明白“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善不为官”的道理,只是她没想到,眼前坐在自己面前的这几位,一个比一个手段狠辣。
要知道,此刻大明北方数省各地卫所军加起来,起码有几十万之多,其中各级将领加在一起,少说也有几千人。
这要是真杀下去,少说也能牵连数万人。
秦良玉看着眼前几位对如此大规模的处决,毫不在意,不禁想起进京后听到关于江宁的种种传闻。
先是和老魏在天津大开杀戒,而后血洗山西官场,最后更是一路杀穿西南数省。
而身旁这几位,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秦良玉也有所了解,能与江宁同坐议事的,显然都非等闲之辈。
想到这儿,秦良玉心中涌起一阵激动,如此自己便能大展身手、为国效力了。
不然,一直待在五军都督府当个摆设,还不如回四川镇守。
就在这时,陈策开口问道:“江大人,如今您带回来的几十万人马都已妥善安置,不过,其中有十五万人马尚无明确编制。
不知是将这十五万兵马尽数编入京营,还是另有安排?”
江宁闻言,思索片刻后说道:“原先京营三营九卫共计十七万人马。
本官从西南带回来的这十五万人,皆是土司兵马,个个骁勇善战,且擅长山地作战,堪称一等一的精锐。
这样吧,重新编练一营三卫。
以陷阵营为名,编练左、中、右三卫,下辖人马各一万,就从写十五万人马中挑选,择优录取。
至于剩下的十二万人马,暂时全部挂在在京营名册之上,日后用来替换九边重镇的兵力。”
在场众人闻言,面露震惊之色,没想到江宁已经开始准备对九边重镇动手了。
陈策开口问道:“不知江大人打算如何用这十几万人马替换九边重镇的兵力?”
江宁一脸正色地问道:“陈都督,且说说九边重镇各有多少兵马?”
陈策不假思索地答道:“辽东镇号称有十七万兵马,但老夫所知,最多也就十万兵马,而且这还是因为有熊延弼坐镇压制,否则空额起码得有一半。
蓟州镇在册兵马十万,实则不足五万。
宣府镇总兵黑云龙大力整顿后,如今八万兵马全员满额。
大同镇经过上次江大人对山西官场的清洗,总兵杨肇基也将麾下六万兵马补充至全员满额。
山西镇在册六万,实则只有两万。
延绥镇在册四万五千人,实则两万。
固原镇在册四万,实则不到两万。
甘肃镇在册五万,实则两万。
这便是老夫先前巡视九边时了解到的情况。
后来朝廷国库稍有宽裕,提升了军饷,但人数应该变化不大。”
江宁闻言,冷哼一声,说道:“这就是我大明号称最为精锐的九边精锐?
竟然连辽东镇都空额近半,怪不得区区几个建奴就能在辽东边疆搅得天翻地覆。
敢情这九边精锐也腐败到骨子里了。
既然如此,等北方数省卫所军整顿完毕,便着手对九边重镇进行整治。
届时,利用京营多出的这十二万兵马,分批将九边重镇的士兵替换下来,随后加以整顿,重新编练九边军队。
如此一来,既能精简兵力,又能节省军饷。”
在场几人听完,纷纷点头。
九边重镇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替大明抵御了北方外敌入侵,但同时也持续不断地消耗着大明的国力。
就在这时,江宁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猛地一拍脑袋,开口问道:“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