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353章 登基称帝

第353章 登基称帝(2/3)

天半个月,恐怕门外的孔氏族人数量都要超过府内了。

    随着张文和围而不攻策略的持续,孔府内的粮食日益减少,人心惶惶。

    毕竟孔府里除了孔氏族人,还有5000家丁,粮草消耗是个巨大的数目。

    为此,孔氏祠堂内各房族老整日争吵不休,孔胤植对此也毫无办法。

    若让众人直接冲出去与白莲叛军决一死战,恐怕没几个人愿意。

    可再这样耗下去,孔府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于是,又有族老提议:要不干脆就站队白莲教,公开表明立场,破罐子破摔算了,不然继续这样下去,大家都得被困死在孔府里。

    这时,又有族老立刻开口反驳:“绝不可能!

    白莲教如今看似声势浩大,可也仅仅局限于山东境内。

    大明坐拥两京一十三省,兵力百万,还有北方九边的精锐之师以及京营的数十万大军,白莲教拿什么跟大明抗衡?

    说到底,白莲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连山东都没能完全拿下。

    倘若此时咱们孔府站队白莲教,必定会深受其累。”

    在场众人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可让他们就这样坐着等死,显然也不现实。

    孔胤植深知,到了这个时候,自己必须站出来说几句,不然光是内部争斗,就足以将整个孔府彻底搞垮。

    只见他咳嗽两声,开口说道:“各位叔祖,叔伯,如今咱们被白莲叛贼围困,这只是暂时的困境。

    毕竟咱们身为堂堂圣人之后,是朝廷册封的衍圣公,传承已有数百年,更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领袖,朝廷定然不会坐视不管。

    先前朝廷派兵增援,却被白莲叛军击退,究其根本,是因为九边的兵马朝廷不能随意调动,京营的兵马又在西南平叛。

    但前不久有消息传来,如今平定西南的人马也已班师回朝,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返回京师。

    到那时,朝廷必定会派遣京营将士进入山东,剿灭白莲反贼。

    只要咱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安然度过此劫。

    在此,本宫要奉劝各位,千万不要学孔尚印、孔尚德那两个吃里扒外、数典忘祖之徒。

    今日,我以衍圣公之名,将加入白莲反贼的孔氏族人尽数除名,他们与我孔府再无任何干系!”

    说着,他直接示意身旁的管事拿来族谱。

    在场众人心中皆是一惊,但很快就明白,孔胤植这是被逼无奈。

    不然任由事态如此发展下去,最后整个孔府恐怕都得集体加入白莲教。

    逐出族谱,既能撇清与叛逆族人的关系,同时也能对孔府内一众孔氏族人起到震慑作用。

    …………

    与此同时,身在兖州的徐鸿儒终于盼来了他心心念念的登基诏书,还有那几位圣人之后,顿时欣喜若狂,直接宣告要祭天登基称帝。

    就连张文和送来的孔府子弟,也都被要求全程参与登基的准备工作。

    待一切准备妥当,徐鸿儒便开始举行祭天登基称帝仪式。

    孔胤植的一名族叔孔尚泽,按照徐鸿儒的要求,上表请求徐鸿儒称帝。

    徐鸿儒也没搞那些三请三辞的虚礼,直接欣然接受,随后自称“中兴福烈帝”,定年号为“大乘兴盛”,宣布定都邹县。

    原本徐鸿儒想定都兖州,但考虑到兖州正处于战乱,随时可能遭受朝廷大军攻击,便选择了邹县。

    这一系列骚操作可把孔尚泽惊到了,他不禁为自己加入白莲教的决定担忧起来,实在是觉得徐鸿儒这个反贼头子行事太过儿戏,简直如同过家家一般。

    但徐鸿儒可不理会这些,紧接着便着手建立体制,大肆封赏功臣。

    封其弟徐和宇为英烈王,张诩为左丞相,陈灿宇为右丞相,王元龙和其他三位堂主以及高文彩为大都督,其余七位护法全部册封为总兵。

    就连跟在高文彩身边的许显纯也被封了个偏将军的官职。

    随后又册封孔尚泽为礼部尚书,暂封衍圣公。

    一众白莲教骨干纷纷跪地高呼万岁。

    徐鸿儒身着临时赶制的龙袍,手握传国玉玺,意气风发。

    之后,他下令将原本位于邹县的孟府改作皇宫,又把兖州战事全部交付给其弟徐和宇,并令高文彩和其他三位大都督从旁协助,自己则带领一批人手返回邹县。

    随着张文和兵围孔府、徐鸿儒登基称帝的消息在山东境内传开,不出两天,便传至京城。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除了早就知晓内情的朱由校,文武大臣们全都震惊不已。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徐鸿儒这个反贼竟如此张狂,仅仅占据山东两州之地,便敢贸然登基称帝,简直疯狂到了极点。

    然而,朝堂上的文官们对于孔府子弟投靠徐鸿儒、加入白莲教一事,却全都选择缄口不言。

    这事儿实在太过丢人,身为读书人的他们,感觉就像吞了只苍蝇一样恶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