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321章 封爵风波

第321章 封爵风波(1/3)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着在场众人的神情,心里暗自思量。

    江兄与自己心连心,自己可不能跟江兄玩脑筋。

    封爵之事,若是封低了,岂不是江宁拿自己当兄弟,自己拿江宁当牛马?

    可要是封得太高,也不合适,毕竟自己和江宁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要是太早就给封到顶了,万一江宁没了上进心,直接开始摆烂,混吃等死,那遭罪的可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了。

    自己心里装着九州万方,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还得江宁来担着。

    伯爵之位,确实有些拿不出手,公爵又显得太早,侯爵似乎刚刚好。

    谁知,就在这时,袁可立和孙承宗二人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开口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江大人虽立下大功,但这功劳并非江大人一人之功,还有其他将领与三军将士。

    封侯爵之位,有些太高了,可封为伯爵,允其世袭罔替。”

    听到二人这话,朱由校一愣,在场其他人也都面露诧异之色。

    要知道,江宁如今可是他们两位阁老的孙女婿,其他人不吭声也就罢了,这两人竟还把江宁的爵位往低了说。

    但孙承宗和袁可立可是官场老油条,他们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江宁不能进步得太快,否则对皇上和江宁自身都非好事。

    毕竟江宁如今与他们沾亲带故,他们也不希望江宁遭人嫉妒。

    倒不是担心皇帝对江宁有什么不好的想法,而是大明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江宁无疑是带领着他们这群人,在皇帝的支持下,挑战整个旧的格局和势力,此时出风头当大爷,他们更希望江宁先苟着,多当几年孙子。

    与天下为敌,其中风险,孙承宗和袁可立这两个老江湖心里门儿清。

    朱由校看着两人的表情,明白他们心中所想。

    可真要给江宁封个伯爵,确实有些寒酸,拿不出手。

    沉思片刻后,他说道:“江爱卿立下如此不世之功,若是只封个世袭伯爵,岂不让天下人觉得朝廷太过吝啬?

    朕意已决,封侯爵,世袭罔替!

    同时,江爱卿呈上的军报中,五军都督府后军左都督秦良玉同样功勋卓着,朕一并封秦良玉为侯爵。

    还有五军都督府的左军左都督陈策、右军左都督沈有容,这两位老将为大明鞠躬尽瘁,戎马一生,也一并封为侯爵。

    至于随大军出征的曹文诏、赵率教二人,可封为伯爵。”

    在场众人听闻皇帝一下子要封这么多人爵位,都愣住了。

    自大明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一次性封这么多爵位的先例。

    但转念一想,如今大明的勋贵,先是成国公朱纯臣和阳武侯薛濂被杀,紧接着赵南星、叶向高图谋造反之时,又有一大批勋贵被清理。

    如今的勋贵,也就只剩英国公张维贤、定远侯邓文明这二位挑大梁了。

    皇上一次性封这么多爵位,一方面是有意嘉奖有功之士,另一方面也是想增加勋贵在朝堂的分量,以达到文武平衡。

    孙承宗、袁可立二人见状,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眼见众人都同意,朱由校松了口气。

    毕竟如今京城之中的勋贵,公爵仅剩下英国公张维贤支撑局面,成国公朱纯臣被诛灭满门,好像还有一位国公也不知去向了。

    至于侯爵,也就定远侯邓文明能担些重任,剩下的几个大多在家养老混日子。

    自己确实该提拔一批新勋贵,以实现文武平衡。

    随即开口问道:“那诸位以为江爱卿应取何封号?”

    这时,杨鹤赶忙站起身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应当封江大人为仁义侯,取‘仁义’二字。”

    在场众人闻言,都愣住了。

    要知道江宁立下的是战功,封个“仁义侯”算怎么回事?

    杨鹤可不管这些,他只希望江宁今后能多些仁义,少些杀戮,这样一来,他这个吏部尚书也能松口气了。

    这时,徐光启笑着站起身来,说道:“杨大人此言差矣,老夫以为可封江大人为江宁侯,正好与江大人的名字相同,岂不是一桩美谈。”

    杨鹤直接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徐老大人,这大白天的,您说什么胡话呢?

    江大人姓江,名宁,字济明。

    虽说用地名当封号,历朝历代都有先例,但这样一来,岂不是和江大人的姓名一样?

    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这时,税务部尚书毕自严站起身来,笑着说道:“老臣以为,江大人入朝推行各项改制,使国库收入大增。

    如今又在西南立下赫赫战功,还为朝廷将土司手中的矿产全部收回,可封为广进侯,取‘财源广进’之中的‘广进’二字。”

    朱由校当场无语。

    最后,在场一众大佬你一言我一语,争不可开交。

    朱由校看着眼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