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也穿越到1987年了? > 第253章 东南亚的朱氏家族

第253章 东南亚的朱氏家族(1/2)

    李永恒呆坐在椅子上,出神了好一会儿,知道自己的专业知识太贫乏,没那个本事,能鉴定这些永乐大典是真是假。

    刚才那幅水墨山水画,他还有胆子拍下照片和视频,敢发到网站上。

    现在,面对着手里的这些封面深黄晦暗的永乐大典,哪怕是给他用水缸做胆子,他也不敢拍下来,发到网站上。

    因为后果实在是太严重!

    又发呆了好一会儿,我们的老李这才回过神,把这些永乐大典都按原状放回大木匣子里,推了抽屉,直到一声咔哒响起,他才稍微放了心。

    自从穿越重生以来,李永恒的记忆力相当好。但是,这个大木匣子的来历,他却一点儿印象也没有。

    不知道这个珍贵的木匣子,是一直隐藏在老朱家厨房夹层后面的大缸里呢,还是资源摄取仪后来才从哪个古墓里面弄出来的?

    他在书房里下意识地来来回回的踱步,想着,如果木匣子里的那些册子,是真的永乐大典的话,自己唯一的选择,就是全部上交给国家!

    想通了之后,我们的老李顿时全身轻松。刚才一惊一乍的,都是自己吓自己哎。

    他的脑子冷静下来之后,觉得什么时候让专家来鉴定永乐大典的真假,什么时候上交给国家,那都是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不急,不急。

    现在嘛,册子本身是不急着拍照的,但那个大木匣子的外观,倒是可以拍下来,发到网络上。

    拿着旗舰手机,把那个大木匣子上下左右、侧面底部……都拍了个遍。

    接着就是拍视频。这个视频拍得非常的仔细,长约3分多钟。该拍到的细节都拍了下来。

    好家伙!

    我们的老李,又有新内容发帖、发视频了!

    接下来,李永恒开始整理余下的其它文物。

    他翻看得越多,一颗心就越是怦怦跳。

    此时,他手里展开的这幅《衡山论》的书法作品,纸质一摸一看,就知道是宣纸,而且是熟宣。

    从笔法来看,瘦硬老辣,整体布局工整严谨,一看就是标准的柳体啊!

    李永恒呼呼喘气,直接看到作品的最左边。

    卧槽!

    在纸张的最左边,写的是什么“抠衣而籍手”,又写着“会昌五年十月”的漂亮繁体字。

    纸张的最后,赫然写着“河东柳公权书”几个苍劲有力的繁体字。还盖着一个红底黑字的印章。

    河东柳公权?会昌五年十月?

    这?这?!

    手里的这幅《衡山论》,真的就是唐代柳公权的真迹么?

    太奇怪了!李永恒又陷入了沉思。自己也是临摹过柳体碑帖的书法爱好者,怎么以前从没听过、从没见过这幅柳公权的衡山论?

    为什么这样一幅充满柳体DNA的书法作品,会出现在自己的书房里?

    是老朱家的厨房夹层已经收藏了的呢,还是资源摄取仪从什么墓葬里取出来的?

    李永恒亲手去触摸、整理了,这才真正的感觉到,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些东西,的确是文物古董。

    它们横穿了几百上千年,活生生的和自己进行灵魂交流,而不是冷冰冰的一堆物品。

    他的旗舰手机,充分发挥了作用,该拍照片的拍照片,该拍视频的拍视频。

    书法类的,画作类的,簿子、册子……不停地拍了又拍。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晚上10点半。

    拍了好多照片,好多的视频啊!

    够了,今天拍够了。

    他关灯关门,顺手把书房的门给锁上。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件古董文物,都太过重要了。

    所以嘛,只能让老李我自己一个人进出。

    拿着手机进到了卧室,继续把所拍下的内容,导入到笔记本电脑里。

    可能是多次被意想不到的书画作品、永乐大典等东西给震惊到了,李永恒如此强悍的身体,居然也会感觉很疲惫。他到洗手间兼浴室洗了个清凉的冷水澡,便上床睡觉。

    第二天,我们的老李睡了个自然醒,看看时间,已经是上午的9点多钟了。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笔记本电脑,登录自己的账号,查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的帖子回复。

    还真有!

    有一个IP地址是东南亚那边小国的一个网友,在那幅嘉靖十二年的画作的贴子回复了一张图片,看上去是缩小的、粗糙的、刊印版本的水墨山水画。

    和书房墙上张贴的那幅画,倒是有七、八分相似。

    该网友用繁体中文发问:我以为家里祖传的这幅画,只是一个传说,想不到今天见到了原版。请问UP主,你的这幅画要出售吗?

    哦豁!

    李永恒顿时来了兴趣,万里遥遥之外的东南亚,怎么会有人,有祖传的这幅画的刊印版本?

    他在那条回复的下面写出自己的疑问:能问一下,你们家族的姓氏吗?为什么想购买原版的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