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林爷爷能看到这些。”苏砾轻声道,语气充满敬重。“他会看到的。”苏芸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建筑,投向宇宙的深处,“他一直都在‘守望’。”纪元守望中枢。
林振疆的私人休息室内,光线柔和。他面前悬浮着一面小小的、古朴的镜子——那是利用“共识纪元”遗留技术制造的跨空间通讯器。镜面上,显现的正是苏砾在学院授课和苏芸在档案馆工作的实时影像片段。
看着苏砾沉稳地讲述着“意志壁垒”的故事,看着苏芸专注地整理着文明碎片,林振疆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极其欣慰、极其满足的笑容,那笑容纯净得如同初生的婴儿。他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零号…老伙计们…你们看到了吗?星火…真的燎原了…这‘山海’之恩…后继有人…”
他缓缓闭上眼睛,靠在舒适的椅背上,仿佛陷入了沉睡。手中,轻轻握着一枚小小的、磨损严重的金属铭牌,那是他军旅生涯最初的标识。没有痛苦,没有挣扎。
这位从旧纪元战火中走来,在终极黑暗中力挽狂澜,又亲手点燃并守望了新生纪元的老帅,生命的气息如同燃尽的烛火,在达到最圆满的顶点燃,极其安详、极其平静地…熄灭了。
他走得无声无息,却仿佛在安静的守望中枢投下了一颗无声的惊雷。当医护人员和中枢高层匆匆赶到时,看到的是老人安详的遗容和嘴角那抹尚未消散的、充满慰藉的笑意。消息无法隐瞒,也无需隐瞒。
“守望者…林振疆元帅…于星历新生纪元三年七月十五日…在纪元守望中枢…安然…归于星海…”
这条简短的信息,通过“共识网络”的残存脉络,瞬间传递到了每一个幸存文明的节点,传递到了“启明之源”的每一个角落。悲伤,如同无声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新生纪元。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肃立默哀。“星港摇篮”前哨基地降下了半旗。
正在深空执行“拓荒”任务的舰队,在舰长的命令下,所有舰船同时鸣响了悠长而肃穆的“归墟之笛”——那是纪念终极战争中牺牲者的古老仪式。
“启明之源”上,“山海学院”的钟声敲响,悠扬而哀伤,回荡在海岸林与碧海之间。
苏芸在档案馆里,看着通讯器上那条冰冷的信息,手中的数据晶片“啪嗒”一声掉落在光洁的地板上。她没有哭出声,只是死死咬住了嘴唇,身体微微颤抖,泪水无声地汹涌而出,模糊了眼前星图上那些闪烁的文明光点。那个如山如岳、指引他们走出黑暗的身影…也化作了星辰。
苏砾站在学院的露台上,望着天空中的灯塔,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他想起元帅爷爷粗糙却温暖的大手曾摸过他的头,想起元帅爷爷在危机时刻那斩钉截铁、令人心安的声音…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擦去眼角的湿润,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转身,大步走向学院的集会广场,那里,自发聚集的师生们正沉浸在悲伤中。
“同学们!老师们!”苏砾的声音通过扩音装置响起,带着少年人少有的沉稳和力量,压过了低泣声,“林元帅…我们的守望者…他离开了我们,归于星海!我们悲伤!我们不舍!但请大家抬头!看看‘恩义之碑’!看看‘山海之核’!”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那两座永恒的灯塔。
“林元帅,还有零号先驱者,还有基座上那亿万的星辰!他们从未真正离开!”苏砾的声音激昂起来,“他们化作了灯塔的光芒!化作了守护我们的秩序!化作了我们心中那份必须传承下去的‘恩重山海’的精神!林元帅守望的,不是他个人的功绩,而是我们——是整个新生的纪元!是我们脚下的‘启明之源’,是每一颗正在恢复生机的星球,是每一个像我们一样努力生活、努力铭记、努力重建的未来!”
他环视着众人,眼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悲伤过后,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把‘启明之源’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去修复更多的文明伤痕,找回更多的历史!我们要用我们的勇气,去探索更深邃的星海,播撒新的希望!我们要让林元帅看到,他的守望没有白费!我们要让所有牺牲的英灵看到,他们用生命守护的火种,在我们手中,只会燃烧得更加旺盛!这,才是对林元帅,对‘恩重山海’精神,最好的告别!最好的…传承!”
年轻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悲伤并未消失,但一种更加强大的力量——责任、信念与前行的决心——开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升腾、凝聚。无数双手悄然握紧,无数双含泪的眼睛重新燃起了光芒。七天后。
一场前所未有的、跨越星海的联合仪式在“恩义之碑”同步轨道空间举行。这里被临时构筑成了一个巨大的、肃穆的星海广场。来自各个幸存文明的代表、重建舰队的指挥官、“启明之源”的居民代表…以及纪元守望中枢的所有成员,齐聚于此。广场中央,没有棺椁,只有一道由纯净能量构成的、林振疆元帅身着旧式军礼服的等身全息影像,他目光深邃,仿佛依旧在凝视着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