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会欣然应允。长安的百姓,也定会像今日曲女城的百姓一般,欢迎都督的到来。”
宴至深夜,恒河的涛声从窗隙渗入,与堂内的欢声笑语交织。那陵提婆王忽然屏退左右,对魏徵与王玄策深施一礼:“小王有一不情之请——天竺州的历法仍用旧制,与大唐相差三日,恳请天使赐大唐历法,从今往后,天竺州的节庆、农耕,皆依唐历而行。”
王玄策取出一本《大衍历》递给他:“此乃陛下命僧一行大师新编的历法,精准推算二十四节气,都督可即刻推行。至于佛教节日,如佛诞节、腊八节,可仍按天竺旧历,以示对信仰的尊重。”
那陵提婆王双手接过历法,如获至宝,郑重地放在怀中:“小王明白了。从今往后,天竺州‘奉唐历以敬天,守佛理以安民’,定不负陛下的信任。”
次日,使团在那陵提婆王的陪同下参观曲女城。他们看到,街头的店铺已开始用汉字标注招牌,“唐梵酒肆”“汉式布庄”的幌子随风摇曳;工匠们正在打造唐式的曲辕犁,准备推广至各县;连孩童们都在吟诵刚学会的《三字经》,稚嫩的声音里混着梵语的尾音,却别有一番韵味。
“再过数年,这里定会如长安一般繁华。”王玄策望着眼前的景象,感慨道。魏徵点头:“陛下常说,‘王者无外,天下一家’。今日见此情景,方知此言不虚。”
当册封使团启程返回长安时,那陵提婆王率全城百姓送至恒河畔。他捧着一封写给李承乾的亲笔信,信中写道:“臣那陵提婆愿以恒河为誓,天竺州永为大唐之土,臣子孙后代,必效忠于大唐,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船行渐远,曲女城的轮廓渐渐模糊,但那面在恒河畔飘扬的唐旗,却始终清晰可见。魏徵站在船头,望着那抹鲜红,忽然明白,李承乾当年力主以文明融合而非武力征服天竺,是何等远见——当一面旗帜能让异域百姓发自内心地敬仰,当一种制度能让远邦自愿效仿,这才是真正的“定邦”之道。而曲女城的归唐,不仅是版图的扩张,更是文明的胜利,如恒河与渭水,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汇作一脉奔流不息的洪流。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