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储君 > 第20章 交融与经略

第20章 交融与经略(1/2)

    在大唐广袤疆域的西陲之外,天竺大地正悄然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如同春风化雨,随着大唐与天竺贸易往来的日益繁盛,文明的种子在这片异域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在这如诗如画的时代画卷中,天竺的造纸业如同一颗茁壮成长的树苗,逐渐枝繁叶茂。

    在天竺的一座繁华城镇里,阳光透过轻薄的晨雾,洒在热闹非凡的集市上。集市的角落,有一处忙碌的造纸工坊。工坊内热气蒸腾,弥漫着纸浆特有的气息。天竺青年库马尔,身着一件素色棉布短衫,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紧紧盯着眼前那池纸浆,手中的木桨有节奏地搅拌着。

    “师傅,您看看这纸浆,是不是已经差不多了?”库马尔转头向一旁的大唐造纸师傅陈阿福问道。陈阿福身材敦实,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破旧的布带。他走上前,仔细观察着纸浆的质地,伸手轻轻蘸了蘸,感受着浓稠度。

    “嗯,差不多了,库马尔。你这手艺越来越熟练了。不过,咱们要精益求精,再搅拌一会儿,让纤维分布得更均匀些,这样造出的纸才更平整、更坚韧。”陈阿福微笑着说道,眼神中满是赞许。

    库马尔点点头,更加卖力地搅拌起来。自从大唐的造纸技术传入天竺,像库马尔这样充满热情和好奇心的天竺人便积极投身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造纸工艺,还发挥自身的智慧,不断尝试改进。

    库马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师傅,我一直在想,咱们能不能在这纸浆里加入一些天竺本地的植物纤维,说不定能让纸张更具特色呢?”

    陈阿福眼睛一亮,说道:“嘿,这想法不错啊!你小子脑子灵活,咱们可以试试。说不定能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天竺纸张。”

    于是,库马尔和工坊的伙伴们开始四处采集天竺特有的植物,尝试将它们的纤维融入纸浆。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一种带有独特纹理和韧性的纸张终于诞生了。库马尔兴奋地拿着新造出的纸张,在工坊里奔跑着展示。

    “成功了!大家看,这种纸不仅坚韧,还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库马尔激动地说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随着这种改良纸张的出现,纸张在天竺的应用迅速推广开来。原本因书写材料稀缺而受到限制的文化传承和学术发展,如今迎来了新的契机。书籍的抄写变得更加容易,知识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而在城镇的另一头,一座充满大唐风格的学堂矗立在绿树掩映之中。学堂的建筑飞檐斗拱,朱红色的大门庄重而威严。这便是随使团来到天竺的大唐学士们兴办的汉学学堂。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从学堂内传出。

    大唐学士苏哲,身着一袭青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手持书卷,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解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学们,这句话讲的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台下坐着一群天竺少年,他们身着色彩各异的传统服饰,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其中一个名叫拉维的少年,高高举起手,问道:“先生,那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一宗旨呢?”

    苏哲微笑着回答:“就如同你们学习造纸技术,不断追求改进,让更多人受益,这便是一种‘亲民’的体现。而你们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追求知识的完善,就是在‘明明德’和‘止于至善’。”

    拉维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苏哲的教导下,这些天竺少年不仅学习到了大唐的经典文化,还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思考中。

    然而,在大唐的皇宫内,一场关于天竺局势的商讨正在进行。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龙椅之上端坐着李承乾,他微微皱眉,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如今天竺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中,逐渐受我大唐影响。诸位爱卿,说说你们对于如何进一步巩固这种影响,让天竺真正成为我大唐一部分的看法。”

    礼部尚书王博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文化的渗透至关重要。如今学堂在天竺兴办,效果显着。我们可继续增派学识渊博的学士,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天竺人接受大唐文化的熏陶。”

    李承乾点头表示赞同:“王爱卿所言极是。文化乃立国之本,通过文化的传播,可使天竺人心向大唐。”

    这时,户部尚书张启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贸易往来也是关键。我们可加大对天竺的贸易扶持,让天竺在经济上更加依赖大唐。同时,鼓励大唐商人在天竺投资兴业,进一步掌控其经济命脉。”

    李承乾沉思片刻,说道:“贸易与文化双管齐下,方能事半功倍。只是,这一切举措都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天竺人的反感。”

    兵部尚书赵猛出列,抱拳说道:“陛下,军事威慑也不可忽视。我们可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部署,以防万一。但非必要时,不可轻易动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承乾神色凝重地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