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那儿还有两个小兄弟。
夏峰刚进门,就看到李来福蹲在炉子旁烤红薯。
“熟了吗?”
“小峰哥。”×2
“你怎么有空过来啦?”
夏峰拍了拍程铁牛结实的肩膀,能看出这兄弟这段时间过得不错。
“快过年了,来看看你们俩,这段时间比较忙,没怎么过来。”
夏峰接过李来福递来的板凳,坐在炉子边。
顺手拿起烤熟的红薯吃了起来。
“不错,真甜,是从鸽子市老李那儿买的吧。”
夏峰知道这是自己空间出产的济薯26。
现在,夏峰每个月都会拿出20万斤济薯26,投放到李铁军的鸽子市。
价格都是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只卖给烈属和特困户。
卖红薯赚的钱夏峰也没留着,而是让王胜利联系各个街道,专门给烈属和特困户修房子。
“哥,老祖收到些好茶叶,特意给你留着呢。”李来福笑着说。
“什么东西?”夏峰笑着看向程铁牛。
程铁牛赶紧跑到柜子下面,拿出一个红木盒子。
看到盒子时夏峰没太在意,可看到里面的东西,他顿时来了兴趣。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好东西啊,还是两套黄鹂款。”
十二月花神杯的原型是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它是清代康熙、雍正官窑瓷器中的珍品,
除了青花五彩,还有青花品种,雍正、嘉庆、光绪、民国时期都有仿造。
“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为一套,一杯对应一种花,
杯壁一面有绘画,另一面题有诗句,诗句都出自唐诗。
每只杯子上画有一种应季花卉,代表历史上的着名女性,
还题有相应的诗句,通常被称为“十二月花神杯”。
它们杯底的款字较小,字体不一样,大多不太工整。
首套的规格是:口径6.7厘米,足径2.8厘米,高4.9厘米。
程铁牛收到的这两套十二月花神杯确实是精品中的精品。
而且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真品的东西。
两套花神杯都有题字,还都是康熙时期的精品官窑。
康熙花神杯上的十二首咏花诗词都引用了《全唐诗》或同时期的诗词。
仅凭这一点,就能断定这两套花神杯是精品。
要知道,这东西到了后世,也就只有一套完整的藏品,其他的都是单只不成套的。
古人因赏花而创作的戏说神花:
“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弄妆,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肤,
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雪柳,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十二月花神杯在价值上虽然比不上五大名窑。
但夏峰是打心底里喜欢。
“斜倚妆台簪鬓蝉,簪花笑,红袖若为招。”
自古以来,精美的器物就像美人一样受人喜爱。
更何况十二月花神杯上的美人、花神形象,都因历史与文化的熏陶而更具内涵。
夏峰轻轻地拿起花神杯,小声念道:
“一月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画,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迎春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日春浓。”
“四月牡丹: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楼风。”
“五月石榴: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兰花: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今日重阳。”
“十月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月季花: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胎薄如纸,胎质细腻,釉色温润如玉,实在难得,实在难得啊。”
李来福和程铁牛一脸茫然地对视了一眼。
“大哥在说什么呢?”
“不知道啊,好像是说花吧。”
“嗯,大哥这人可真‘花’啊。”
“可不是嘛,老‘花’了。”
夏峰满头黑线地看着这两个活宝。
花,人人都爱,帝王也不例外,更何况他夏峰呢。
当然也不能免俗,要知道夏峰特别喜欢花,不然也不会在几个院子里都开辟花坛种花。
就连昨晚在空间别墅,他还摘了三朵菊花、两朵玫瑰呢。
夏峰拿出1000块钱递给程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