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 第312章 比伤亡更可怕的是丢失信心

第312章 比伤亡更可怕的是丢失信心(1/2)

    夜色如墨,博尔晋率领大军回到延庆府时,城外的军营静得可怕。

    没有一点篝火的人气,没有巡逻士兵的呼喝,甚至连战马的嘶鸣都少了许多。

    穿过营门,他身后的大军连一声咳嗽都听不见。

    火把的光映照在士兵们低垂的脸上,他们的眼神躲闪,仿佛在刻意避开他的目光。

    博尔晋心头一沉——这不是肃穆的安静,而是一种压抑的沉默。

    那些追击战中落马被送回来的伤兵,就像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无声扩散。

    延庆府府衙内的烛火摇曳不定。

    博尔晋还未开口,便感到一股无形的压迫。

    果然,代山冷冷抬眼,声音里压着怒意:“让他们逃了?”

    博尔晋硬着头皮上前,抱拳道:“贝勒爷,天色已晚,我军粮秣不继,再追恐中埋伏……末将不敢再冒险,折损更多弟兄。”

    代山起身,案几上的地图被他的护腕扫落在地。

    他额头青筋暴起,却又硬生生压下怒火——追击的数百骁骑全军覆没只剩下几十个半路送回来的落马伤兵,他现在连一个问罪的人都找不到了。

    "贝勒爷,"

    博尔晋低声道,"比起士卒折损,军心更堪忧。伤兵回营,恐生流言。"

    代山这才暗骂只顾着追杀那两名贼将,却忘了堵住悠悠之口。

    如今败绩和恐惧,恐怕早已在营中蔓延。

    愤怒和自信能把人抓回来让他压根没细想——那些亲历惨败的伤兵,估计早就在军营里下意识的散播燕山军的恐惧了。

    燕山军两将当着东狄大军当面斩将的震慑,加上追击部队的覆灭,恐怕已经动摇了军心。

    "来人,把伤兵隔离开!"

    代山吩咐亲兵的声音有些嘶哑,"不许其他人接触..."

    话说到一半,他自己也意识到为时已晚。

    他未说完,亲兵已领命匆匆离去。

    代山疲惫地挥了挥手:"退下吧……有什么事儿,明日再议。"

    博尔晋退出府衙时,后背的冷汗已经浸透了内衫。

    他太了解代山的性子了——这位贝勒爷此刻就像一座压抑的火山,谁凑上去谁就得被熔得尸骨无存。

    (历史上这位曾差点虐杀亲子、甚至请求父亲处死儿子的统帅,从来就不是个情绪稳定之人。

    努尔哈赤当年就曾痛斥“汝为继母所惑,虐待亲子,尚且不足,竟欲杀之!如此偏听妇言、残害骨肉,何以治国?何以服众?”实力强大全凭曾经底子太厚。)

    夜风裹着血腥味拂过庭院。

    府衙深处突然传来女子凄厉的惨叫,那声音似鬼非人。

    值夜的亲兵们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博尔晋加快脚步离开,他知道,这是代山在发泄那股无处安放的暴怒。

    黎明时分,十具血肉模糊的女尸被草席裹着抬出府衙。

    她们的手指扭曲成诡异的形状,有的连指甲都被生生拔光。

    负责收尸的府衙杂役面色惨白,却不敢多看一眼。

    代山站在廊下,眼底布满血丝。

    一夜未眠,他脑海中不断闪回昨日场景——喀山被当众割喉,追击部队全军覆没,而现在,他还不知道燕山军大营具体在哪?

    四大主将就先折一员,连带三千正红旗精锐。

    这仗还没正式开打,就已血亏。

    "正红旗三千精锐..."

    代山攥紧的拳头微微发抖。

    这些可都是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嫡系,如今却当着他的面死在两只"老鼠"手里。

    延庆府衙内,代山召集众将商议军事。

    和硕图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桌沿,低声道:"昨夜遣人巡营时,听到有士兵在帐内偷偷用马奶酒祭拜。说...燕山军那两骑黑甲是玛拉(魔罗)化身,箭矢上附着诅咒。"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把箭簇——正是燕山军使用的三棱破甲箭,箭尾还缠着染血的红色布条,"现在营里私下传着,魔罗的箭供起来才能免灾。"

    “我已下令禁绝谣言,却收效甚微。”和硕图叹气道。

    “更糟的是,营中流传着诡异传言,喀山先锋军并非战败,而是中了燕山军的诅咒,被地狱之门吞噬。”

    代山揉着太阳穴,心知此事棘手。

    东狄军中以萨满教与藏传佛教为精神支柱,几十年来,东狄正是靠着"天命所归"的信仰,让士兵们相信他们能以一当十,打下了基业。

    多年来父辈宣扬的"东狄必胜"之说,让士卒深信东狄以一当十乃理所当然。

    如今骤遭惨败和阵前羞辱,全军竟陷入惶惑,宁信鬼神也不愿面对现实。

    满堂寂静。

    信仰原是把双刃剑。昔年靠它激励士气,大败魏军、吞并辽东、制霸燕州。

    可这"东狄必胜"信念一旦崩塌,反噬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