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 第285章 懦夫

第285章 懦夫(1/2)

    四月的风掠过燕山山脉,卷起漫山遍野的梨花。

    张克勒马驻足,望着蜿蜒东行的队伍——两千燕山军打头,四千整编完成的草原骑兵分列两翼,六千民夫驱赶着满载军械粮草的马车,在黄土官道上碾出深深的车辙。

    "兄长,保定府来信。"

    李药师递上还带着火漆的竹筒,"老魏已按计划拿下了保定府。"

    张克展开信纸,纸上寥寥数语,却字字带血——保定府顽抗的敌人已尽数诛灭,十六岁以上男丁全部发往周仁处修路。

    剩下的妇孺正如他所愿,迁移至至真定府,需要安排。

    "三子,传令李邦"

    张克将信纸收起,"这批移民全部迁往真定府,按'手工业人口'标准安置,有规划的区域。"

    李陌在一旁听得真切,不由皱眉:"兄长,这些女人小孩能做什么?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还大老远迁过来,不如就地埋了算了。"

    张克皱眉,一鞭子抽在他铁甲上。

    "别瞎跟白烬学,他们能做的多了。"

    “我们有新制的十六锭水力纺机,一个女工操作这种机器,一日纺的纱比传统纺车多二十倍....”

    张克马鞭指向西面。

    "告诉李邦,拨款,建厂,他修了那么多厂了清楚得很,还有继续收购羊毛,不限量,价格涨两成。"

    “是。”

    亲兵三子记下张克的命令,驾马往真定府赶去。

    一旁的罗城反应过来了。

    他忽然明白为何兄长为何要大规模收购羊毛呢——那些经过脱脂处理堆积如山的羊毛,即将变成冲击南方棉布市场的杀手锏。

    张克这才想起,李邦这个知府简直被他当包工头使。

    在他麾下,为官的首要本事是懂工程、会管人,能干活。

    张克的规矩简单明了:限期完不成任务,先领二十板子再说缘由。

    那些官场惯用的逢迎之术、盘剥百姓之道,在这里全无用处——治下不是身无长物的难民,就是见过血的军户。

    前者光脚不怕穿鞋的。

    面对后者,文人大多明智地选择讲道理。

    好官也不是很难,治下百姓敢跟他一换一,他比谁都清。

    在这个时代,李邦确实算不上"合格"的官员,倒更像是个随时被张克使唤赶工期的营造司总管。

    他的根基已然稳固——农田阡陌纵横,北方草原商路尽在掌握。

    眼下,是时候向南边捅出那致命的一刀了——工业倾销。

    比起面朝黄土的农耕,这些机械对劳力的吸纳更为惊人。

    一座座工坊能轻松容纳数万女工和童工,而投入的银钱却比开垦荒地要少得多。

    江南的布庄至今还在用老旧的织机,等他的工坊在燕州落地,再打通水路运输......

    那些守着祖传产业的乡绅们,很快就会见识到什么叫"日织千匹"。

    江南的织造作坊注定无法与他抗衡。

    当机器昼夜不停地吐出布匹时,数百万靠手工织机的匠人只有两条路——饿着肚子等死,或者揭竿而起。

    张克太了解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了。

    与那些习惯被殖民者反复镇压的“大国”不同,这里的百姓最懂得如何反抗压迫。

    工业化带来的阵痛在所难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躲过,所以这份阵痛要么早点降临落在大魏头上,要么以后落在他头上。

    说来也巧,江南恰好是纺织业最兴盛之地。

    这当然不是为了报复某个司马世家,成年人的世界里,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

    只能说不好意思小相爷咱们就是有缘,开门,自由贸易。

    (小贴士:工业革命往往从纺织业开始。投资少、技术门槛低、市场广阔,这些特质使其成为工业化最理想的突破口,除了大毛和汉斯,鹰酱和咱都是这条路。)

    朔州四月,野利部议事大厅内。

    "懦夫!"

    拓跋察哥——西羌数一数二的宗亲将领,右厢统军使,正拍案怒斥:"一次败仗就吓破胆了?野利克,连向东边燕山军讨债的胆子都没了?"

    野利克缓缓抬头:"统军,燕山...那是被诅咒之地。"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拓跋察哥冷笑一声,腰间佩刀与甲胄碰撞出清脆声响:"最后问一次,出兵与否?"

    他身后,萧合达与嵬名仁友两位将领的手已手按刀柄。

    野利克身旁的亲卫们见状,齐刷刷抽刀出鞘。

    寒光在帐内交错,映得众人脸色忽明忽暗。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一个华服年轻人带着亲卫和野利部的萨满走进大厅。

    火光映照下,野利旺荣的面容与亡兄野利吉有七分相似。

    "二叔,"

    野利旺荣的声音在帐内回荡,"你的刀钝了,居然怕起汉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