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 第278章 杀鸡儆猴

第278章 杀鸡儆猴(1/2)

    保定府的东城门距离西城门最远。

    冉悼率军赶到时,城门早已大开,军民拼命往外逃命。

    城楼上空空如也,守军早已闻风而逃,只留下洞开的城门和混乱的军民。

    "阿速台!"

    冉悼下令“带你的人把城门占了,封门,拦在路上的——”

    "杀无赦。"

    阿速台领命,带着草原兵如黑潮般涌向城门,对拦在路上的军民进行武力劝导疏通。

    简单点说就是刀片子劝导大法,杀出一条通往城楼的血路。

    二十个壮汉推动千斤闸的绞盘,铁链咔咔收紧,闸门轰然砸落,将两个还在往外爬的百姓拦腰压成肉泥。

    肠子从闸门缝隙里挤出来,像被碾爆的虫竖。

    杀到北门的常烈更干脆。

    他的弩阵直接平推进城门洞,把堵在门口的溃兵和百姓统统射成血葫芦。

    随即下令:“紧闭城门,凡阻拦逃亡者,格杀勿论。”

    侥幸逃出城的万余保定府军民没跑出多远,便迎面撞上薛白衣布置的草原骑兵。

    逃出城的万余人刚喘口气,就看见地平线上扬起的尘烟。

    骑兵没有冲锋,而是慢悠悠地围上来,像狼群戏弄瘸腿的羊。

    "跪地不杀!"有人喊。

    几个溃兵丢下刀跪倒,下一秒就被套马索勒住脖子拖行。

    箭雨从骑弓上泼洒,逃民像割麦子般倒下。

    面对哭喊求饶的逃亡者,他们没有丝毫犹豫。

    混乱的人群在平原上四散奔逃,却如羊群遭遇狼群,很快被骑兵的箭雨覆盖,毫无还手之力。

    城门关闭后,燕山军的步卒开始清理残敌。

    铜锣声在保定府空荡荡的街巷里撞出回音。

    "全城听令——"

    燕山军的传令兵沿街大喊,"即刻至四门登记造册!"

    李三娘正把最后一块炊饼塞进女儿衣襟里。

    从门缝里看见三个燕山军士兵正挨户踹门,领头的小旗手里拎着颗人头,——是东街卖豆腐的老王,昨儿还说要带孙子去乡下避难。

    那颗头颅的舌头耷拉在外,随着步伐一晃一晃地拍打铠甲。

    "娘,我害怕..."

    女儿把脸埋在她腰间。

    "嘘。"李三娘用灶灰抹黑女儿的脸,突然听见隔壁传来瓷器碎裂声。

    燕山军已彻底封锁四门,沿街敲锣宣告军令——所有军民必须立刻前往最近的城门登记,违令者,次日一律处死。

    一些百姓战战兢兢地拖家带口出门,沿途所见尽是残尸断肢,城门处更是堆着骇人的京观。

    想逃的人刚迈出几步,便对上燕山军冷冽的目光,最终只能咬牙折返,老老实实登记。

    ......

    东城门处。

    "姓名?"燕山军登记官笔尖悬在"罪民册"上。

    "民、民妇李王氏..."

    李三娘死死按住女儿后脑勺,不让孩子看见城门边上堆着的东西——那是上千颗人头堆成的京观。

    军需官突然扯过她的包袱。

    "财产一律没收,跟着队伍去俘虏营!"

    李三娘看见前面有个书生在争辩:"学生是秀才,并非..."

    刀光闪过,书生捂着脸颊栽倒——他竟被削去了双唇,露出森白牙床。

    执刑的燕山军笑道:"少啰嗦,你们现在是罪民。"

    周围百姓集体抖了一下,像被寒风刮过的麦田。

    冉悼站在城楼上俯瞰通往城外临时搭建的露天营地的人流。

    每五十个百姓编作一"绳",像挂晒的咸鱼般绑成长串。

    有个老汉走慢了,押送的骑兵直接砍断他脚筋,队伍拖着惨叫的老人继续前行,在官道上犁出暗红痕迹。

    从决定扔“李梅烧烤弹”开始,主帅魏清根本没打算怀柔保定府。

    既然保定府抵抗到底,那便彻底碾碎他们的意志。

    迁走全城百姓,没收所有财产,他要让所有城池都看清楚——这就是抵抗不投降的代价。

    反正现在后方人口充足,消化吸收几万妇孺并非难事,至于青壮,则一律按战犯处置,发配劳役。

    他已提前修书给兄长,让羊百里羊老带人来善后,周仁的修路工作关系接下来的大战,不能分心。

    而他自己,则必须将精力放在接下来的大战筹备——关系平定燕州,击退东狄。

    即便保定府化为白地,也在所不惜。

    东城酒楼的酒香飘了三条街。

    冉悼一脚踹开"醉仙楼"的库房,眼睛顿时亮了——整整齐齐的泥封酒坛堆到房梁,最里头还有十几坛系着红绸的"三十年女儿红"。

    他拍开一坛,仰头灌了半坛,酒液顺着胡须滴在铁甲上,把血腥气冲淡了几分。

    "这段日子憋死老子了,都搬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