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瘫软在地,声音颤抖的道“老臣知罪。”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认不认罪,都已经不重要。
但若是不认罪,将会牵连整个太傅府。
太傅,他别无选择。
“说,你的同党,还有谁?”元帝怒喝一声,他不相信只凭太傅一人的手,就能把京城搅动的满城风雨。
太傅拧着眉,缓缓摇头“回陛下的话,只有老臣一人,再无其他。”
他死了,可是太傅府的其他人还能活着。
若是把太保也一并咬出来,那么两府就会结上世仇,永无安宁。
思来想去,他决定把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
晟元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语气冰冷“传朕旨意,将太傅革去官职,打入天牢,彻查他们党羽,绝不姑息!”
“谢主隆恩。”太傅头贴在地面,眼里死气一片。
诬陷忠良,他只有死路一条。
侍卫进殿摘去太傅头上的官帽,将他拖了出去。
过了许久,元帝紧锁的眉头,才稍稍展开。
他看向林姝,眼中怒意稍缓,多了几分赞许“此事你处理得很好,若不是你沉着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臣妇不敢居功,全凭圣上明察。”林姝恭敬回道。
晟元帝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你放心,朕定会还七皇叔一个公道。”
就在这时,殿外一名太监快步跑进殿内。
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色,嘴里连连高呼“捷报,捷报,摄政王与益州军一战,我军大获全胜,益州王苏燕回坠崖身亡,益州军全部归顺。”
这声捷报如同一道惊雷,打破了殿内的凝重气氛。
晟元帝猛地站起身,眼中露出狂喜。
他一把抓过太监手中的捷报,展开阅读,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好,好,七皇叔果然没让朕失望!”
晟元帝放下捷报,看向林姝,语气中满是欣慰“双喜临门,益州大捷,奸佞伏法,这都是你和七皇叔的功劳。
传令下去,举国同庆!待七皇叔凯旋,朕定要亲自出城迎接,为他庆功!”
林姝激动的跪倒在地“多谢皇上隆恩。”
待她从宫中出来,阳光照在身上的那刻,林姝忍不住热泪盈眶。
太好了,他终于要回来了。
林姝回到王府,萧太妃早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看到她下了马车,急忙迎了上来“益州大捷,桓儿终于能回来了?”
捷报是由信使一路举着高喊着进的宫。
所以萧太妃才会知道这则喜讯。
林姝回来的时候,百姓们全都跑到街上,纷纷载歌载舞。
她的马车绕了两条街,才回到王府。
本就激动的心,也因为百姓们的欢呼,再也平复不下来。
林姝脸上带笑,对着萧太妃说道“是,夫君他现在已经带着大队人马,正往京城走呢,再过上十天半个月,就能到家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萧太妃激动的热泪盈眶,连连对着天空拜“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而后,她对着福伯吩咐道“快,吩咐厨房备一桌好酒好菜,今晚我要和林姝,不醉不归。”
福伯笑呵呵的应着“太妃,你可要当心身子啊。”
林姝也劝道“母妃平日滴酒不沾,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想喝起酒来了。”
萧太妃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今天高兴,我就是想喝。”
说完,又怕林姝不高兴,讨好的对她道“就喝两杯,绝不多喝。”
林姝被萧太妃的样子逗的哭笑不得,只得点头“好,就陪您老人家喝两杯。”
这些日子,她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半分都不得松。
如今尘埃落定,她终于也能放松放松了。
福伯吩咐厨房,备上一桌好酒好菜。
暮色漫进琉璃窗时,暖阁里已点起了银骨灯笼。
厨房的婢女们踊跃而入,将精美的菜肴端上了桌。
松鼠鳜鱼,糖醋排骨,八宝鸭等等,都是林姝最爱吃的。
萧太妃已换了身月白软缎常服,卸了钗环的鬓角别着支珍珠小簪。
见林姝望着鳜鱼出神,忙用公筷夹了块鱼腹“快尝尝,张厨子今儿特意多煨了半个时辰,刺都挑干净了。”
林姝夹起鱼肉入口,酸甜鲜美的滋味漫开,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这些日子在宫中周旋,每餐不过是匆匆扒几口冷饭,哪曾有这般闲情细嚼慢咽。
“这桂花酿是去年收的桂花酿的。”萧太妃给两只玉盏斟上酒,笑看向林姝“原想着等你生辰时拿出来,如今倒是提前开了。”
酒香肆意,林姝还没喝,就有些醉了。
怀里的景宁伸着小胖手,嘴里咿咿呀呀的说着什么。
景安两眼瞪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