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镇根据地的扫盲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只要在根据地生活一个月左右,普通百姓就能认识100个左右的常用字。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半年后,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达到读书看报的水平。
到那时,根据地的人力资源素质将得到质的飞跃。
从只会卖力气的普通劳力,成长为能够掌握工业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
参谋长和首长听完林枫的介绍,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首长更是赞叹道:\"这个做法非常好!
既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又为以后建设的工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一路上,首长、参谋长和总部其他领导无不为红山镇根据地的繁华景象所震撼。
这里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与他们印象中的敌后根据地截然不同。
首长不禁感慨道:\"林枫啊,要打造这样的局面,确实需要具备特殊条件。
如果没有红山镇这样稳固安全的大后方,这些建设成就根本无从谈起”
林枫深有同感地点头。
确实,虽然其他兄弟部队也建立了不少根据地。
但由于日伪军频繁扫荡,大多数根据地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制约。
一旦日寇发动扫荡,他们往往只能带着老百姓仓促转移。
若是转移不及被敌人追上。
苦心经营的根据地可能顷刻间毁于一旦,损失极其惨重。
所以大多数敌后根据地的困境——缺乏稳固的安全环境。
这与红山镇根据地牢不可破的防御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望着眼前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参谋长不禁感慨万千。
\"难怪首长总说让我一定要来红山镇根据地看看。
今日亲眼所见,才知何为真正的根据地建设典范!”
首长欣慰地拍了拍林枫的肩膀,赞许道。
\"林枫同志,你确实做得非常出色!
短短数月不见,红山镇根据地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令人惊叹”
其他随行的总部首长们目睹这一切,无不为林枫卓越的治理才能所折服。
要知道,在总部众多高级干部中,只有首长曾亲临过红山镇。
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亲眼见证这片红色沃土的繁荣盛况。
这种震撼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由衷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