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 第675章 边打鬼子,边建设和复兴!

第675章 边打鬼子,边建设和复兴!(1/2)

    另外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最忙碌的莫过于战地记者和宣传队的同志们。

    他们扛着相机,同样身着汉服的记者们穿梭在巡演队伍中。

    用珍贵的彩色相机记录着这场文化盛事。

    在特战旅后勤部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先进的摄影设备得以投入使用。

    将汉服的绚丽色彩和百姓的欢欣笑靥完美定格,记录下一个个珍贵瞬间。

    老人抚摸汉服时眼中的泪光,孩子们穿上传统服饰时的雀跃。

    年轻人展示英武姿态时的自豪......

    这些画面都将成为唤醒民族自信的重要见证。

    林枫特意嘱咐要做好全程记录,他深知这场汉服巡演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文化战斗。

    在民国这个特殊时期,许多国人丧失了文化自信,盲目崇拜洋装洋服。

    甚至产生\"中国人就是不如外国人好看\"的错误认知。

    而实际上,华夏文明拥有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

    从华美的服饰到动人的音乐,都是唤醒民族自信的重要载体。

    \"群众的审美认知的关键在于所见所闻。\"林枫对李正解释道。

    \"当百姓们亲眼看到汉服之美,亲耳听到传统乐曲之妙,文化自信自然就会生根发芽。\"

    至于科技、工艺等其他方面的文化传承,则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进。

    这场别开生面的春节联欢晚会和汉服巡演秀。

    至少在红山镇根据地内,已经让老百姓们真切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璀璨光芒。

    百姓们眼中重燃的文化自信,正如星星之火,必将随着持续推广而燎原全国。

    林枫深知,这样的汉服文化复兴运动必将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效仿。

    \"这场文化复兴必然会招致某些人的非议。\"林枫胸有成竹地对李正说。

    \"特别那些崇洋媚外的公知、被西方洗脑的'殖人',还有丧失文化自信的润人。

    他们定会跳出来横加指责,说咱们搞封建,搞落后和退步!\"

    但林枫早已做好充分准备——他手中掌握着大量珍贵史料。

    到时再通过降服的川岛芳子的情报网络,从倭寇和伪满洲国搜集更多华夏典籍材料。

    加上系统奖励的四星级历史文化专家王国文的辅佐,这场文化保卫战他打定了。

    现在正是民国,也是文化最混乱的时期,也正是正本清源的最佳时机。

    虽然华夏文化复兴任重道远,但他已经为这场持久战做好了万全准备。

    先在红山镇播下的文化火种,终将在全国绽放光芒。

    这个春节,红山镇根据地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从大年初一开始,老百姓们就自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热火朝天的拔河比赛、欢快热闹的扭秧歌、威武雄壮的舞狮子。

    ......

    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活动,让整个根据地的军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按照安排,初一到初三全体放假,初四便恢复生产。

    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能有三天的假期已属难得。

    红山镇的战士们更是坚守岗位,警惕地注视着日军的动向,默默守护着百姓们的平安喜乐。

    令人欣慰的是,特战旅在外独立发展的各团驻地,老百姓们也过上了欢天喜地的新年。

    得益于土地改革的实施,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田地。

    所以这个春节对他们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身年\"

    从北到南,特战旅控制的各个根据地都飘荡着欢歌笑语,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年过后,红山镇根据地重新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建设中。

    战地记者程如诗带着满满的收获。

    她得到了春节联欢晚会和汉服巡演秀的精彩照片与采访资料。

    在两名特战旅战士的护送下返回了八路军总部。

    回到总部后,程如诗立即向首长们详细汇报了红山镇根据地的春节盛况。

    当首长们看到那些记录着军民联欢晚会和汉服巡演秀精彩瞬间的照片时。

    无不为之震撼\"特战旅的红山镇根据地,这个新年过得也太热闹了吧!\"

    首长、参谋长们忍不住感叹道。

    更让首长们欣慰的是,根据地的老百姓们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

    等汇报结束后,程如诗特意回到房间,换上了萧雅和陈怡送给她的那套精美汉服。

    当她身着汉服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时。

    当程如诗身着那套华美绝伦的汉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

    首长们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这位平日里英姿飒爽的战地记者。

    此刻宛如从古画中走出的仙子,衣袂飘飘,气质非凡。

    \"天呐!这汉服穿起来也太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