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你也是来参加特种团的吗?”一位中年男子问道。
“对啊,大哥,你也是吗?”一个年轻小伙子回应道。
“看来我们真是有缘啊!兄弟你是哪里人?”中年男子好奇地问。
“我是太原人,大哥你呢?”小伙子回答。
“我是从河北来的”中年男子笑道,“那以后说不定我们就是战友兄弟了”
......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国有志青年。
在村口不期而遇,纷纷热情地打起招呼来,仿佛彼此之间早已熟识。
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加入特种团而来。
这份共同的追求让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
在这群报名参军的青年中。
有勤劳朴实的农民,有技艺精湛的工人,还有满怀理想的学生。
各行各业的人汇聚一堂,共同为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在两名战士的带领下。
这300名爱国有志青年踏入了红山村根据地,向着征兵处进发。
此时,征兵处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这些热血青年的到来。
除了原有的几个战士外,征兵处还增派了10余名士兵,并由负责人李爱兵亲自坐镇。
首长、林枫、丁伟、孔捷等一众领导也在旁静候,关注着这300名有志青年的参军情况。
当青年们抵达征兵处后,李爱兵立即站了出来,用洪亮的声音说道:
“各位青年朋友们,非常感谢你们不辞辛劳地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我们特种团。
选择参军报国、保家卫国!你们的勇气和决心让我们深感敬佩”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柔和了一些:
“同时,我也要感谢你们对特种团的信任和支持。
但请大家理解,我们特种团有着严格的规矩和办事流程,包括征兵标准。
因此,如果在接下来的审核中,有哪位朋友不符合我们的征兵条件,无法加入特种团。
我们将提供路费支持,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在这里,我先向大家表示歉意”
李爱兵清了清嗓子,向在场的青年们继续说明了整个征兵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对大家的身份资料进行初步的登记。
这些信息将交由我们征兵处的同志们进行严格的审查。
审查完毕后,还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手续,大家才能真正成为特种团的一员。
请大家耐心配合,我们一定会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申请者”
首长望着眼前这群热血沸腾的青年,心中涌动着欣慰与满意。
他们的到来,不仅是对特种团的认可,更是对八路军这支抗日武装力量的坚定支持。
看着征兵处井然有序的工作流程,首长不禁赞叹道:
“林枫,你们特种团的征兵流程处理得相当不错啊,宁缺毋滥,这个原则很好!”
林枫谦逊地回应道:
“在我看来,一支强大的部队,其力量并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每一位战士的战斗力。
正如古语所云,‘三千越甲可吞吴’,‘兵在精不在众’
只要部队足够精锐,就足以战胜一切强敌。
否则,人数再多也只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伪军二鬼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因此,我们在征兵时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首长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嗯,你说得很有道理”
接着,首长转身走向一位年纪约莫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和蔼地问道:
“这位兄弟,你是哪里人啊?”
青年男子挺直了腰板,自豪地回答道:“我是济南人!”
首长又好奇地问道:“那你为什么千里迢迢地跑来参加特种团呢?”
“首长!我看了特种团团长林枫的专访报道。
了解到特种团在战场上取得的一系列辉煌胜利。
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这才是真正打鬼子的部队。
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前来参军,为报仇,也为抗日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男子满怀激情地回答道。
首长闻言,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哦,原来你是看了报纸上的报道才决定投军的,不错!”
他心想这报道的力量还真是不小啊。
随后,首长和其他几位领导分别采访了几位青年。
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他们大多是因为看了林枫和特种团的专访报道。
被特种团的英勇事迹所吸引,才不远万里前来投奔。
而林枫也不闲着,他趁着所有新来的参军青年在,也启动了他的忠诚度探测技能。
结果让他很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