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自北方而来,征战十年,如今终于是可以迎陛下回到旧都,解救陛下于危难之中。”
段尘说的情真意切,好似自己是天下第一大忠臣:
“这些年,臣夙夜忧叹,每每想起陛下之危,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每日无不在想,要拼尽全力,挽救陛下于危难之中。”
“臣入辽东,本想为陛下抵御异族,却不想我大汉强于外,竟然是被奸贼所害,董卓,李傕之流,实在可恨,也好在大将军袁绍对陛下一片驰赤诚之心,先将陛下接往蜀地安置,如今臣终于是过来了!”
说罢,段尘竟然真的是挤出来了一点眼泪。
这话,段尘说出来了,刘协如果真的相信,那确实已经不是傻子能够称呼了。
说白了,段尘之所以如此交代,就是为了继承袁绍迎立汉室的正统,让汉帝承认自己忠臣的身份,之后双方也好体面一点。
所谓的忠臣形象,实则也就是说说,如果段尘真的忠诚,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他就应该过去,河北决战之后,更是要抢先一步迎汉帝,重新帮助刘协。
但时代已经发展成了这个样子,谁又愿意以自己一生的奋斗,为某个占据大义的皇帝做嫁衣呢?
更何况,走到了段尘这一步,如果真的让刘协继续做皇帝,那他的家族怎么办?他的心腹怎么办?辽东百姓怎么办?天下很可能重新混乱。
“爱卿一片赤诚之心,朕看在眼里,也感在心里,如今见到爱卿,朕不知道是多激动啊!”
刘协长大了,成熟的他心中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以往或许是权力,但现在他需要的是威严和体面。
他害怕段尘,害怕的是段尘将他那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打碎了,让汉室最后的一些体面消散。
到那时候,他不仅仅是天下人的笑话,也是大汉400年传承的罪人。
因此,他松了口气,和面对袁绍一样,段尘愿意给他们一些体面的落幕。
“陛下,成都虽说也算王都,却宫殿狭小,土地贫瘠,不似北方富庶,如今大军已然平定襄阳,南方即刻要被攻克,还请陛下随我回归洛阳。”
段尘并未寒暄太多,交代身份之后,下一步便是提出诉求了,汉帝必须要回洛阳,南方他不能再待下去了。
如今统一节奏已经打开,下一步便是政权的更迭,帝国的整合,甚至是登基称帝。
“爱卿,我听闻董卓已经将洛阳的宫殿焚烧殆尽,如今城中并无百姓,也无宫殿,我前去那里恐怕难以安置吧?”
刘协有些迟疑,一方面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洛阳条件确实太差了。
这个时代的洛阳,被董卓烧了,文士逃走,世家迁移,百姓又被段尘迁往北方。
如今可以说就是一片军事堡垒,还历经张鲁与赵云的拉扯,可谓是残破不堪。
段尘却并未多言,只是再次请求:
“陛下,南方非安稳之地,如今天下即将平稳,还需要陛下回到帝都,才能号令天下,使得百姓安定,帝国重回安宁啊!”
虽然话语恭敬,但段尘的语气还是稍显生硬了一些。
没办法,如果想要割据一方,刘协的作用可有可无,但如果想要一统天下改朝换代,刘协的存在就是锦上添花了。
为此,他需要费些心思。
却没想到,刘协竟然道:“爱卿,如今天下元气尽在辽东。所谓迁移,不应该前去昌黎吗?”
紧接着,他赶忙补充:“洛阳残破,已然没有王都气象,昌黎城自爱卿入驻,就如朝阳自东方而起,不如我随爱卿迁移昌黎,重立新都如何?”
刘协很聪明,他非常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作用,如果他去洛阳,那就是被排挤到了统治边缘,对他,对辽东都不好。
而如果他去昌黎,那他还在统治的核心区,虽说不可能掌权,却也能过的舒畅一些。
段尘听后,却是心神一震,这话说的,也太过露骨一些,什么洛阳残破昌黎繁荣。
什么洛阳夕阳落下,昌黎旭日东升。
搞的和大汉很像啊!
双方都心照不宣,段尘说道:“既然如此,还请陛下随我回昌黎,我必先命人在昌黎修建宫殿,迎接陛下到来!”
既然刘协愿意,他便也懒得讲其它了,昌黎就昌黎吧。
确定好了位置,总不能谈论禅位的事情,两者实在没有什么好谈了。
还是在刘协安排之下,双方展开晚宴,段尘一众和早先益州一批全部抵达,相谈甚欢。
很多事情,或许释怀了也就没有那么糟了。
·····
益州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今辽东大军,带上益州军,就在这里,集中了四支精锐总共近40万大军,带上跟随的二线普通军队,数量近百万,可谓是豪华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