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475章 称帝与封赏?

第475章 称帝与封赏?(1/2)

    段尘大军踏入这片战场,一眼望去,心中不禁升起一丝疑惑:

    “云长竟然围绕着汉中城又搭建了一座外城,这其中必有深意啊!”

    他仔细端详着,只见汉中城外的平原上,弓弩射程之外,屋舍紧密排列,营寨坚固无比。

    在充足的后勤保障下,士兵们的作战、生活,乃至娱乐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里丝毫没有围城的紧张氛围,反而给人一种在汉中城下安居乐业的感觉,完全看不到战争的惨烈场景。

    甚至不时还有城中的军队出现,在士兵们的严加看管下,来到城外,或是进行谈判,或是交换物资。

    “恐怕无论辽东还是益州,已然全无战意,双方有所往来,显然关系缓和许多,此次谈判倒是有了条件。”

    郭嘉跟随望去,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好奇,但又觉得这一切似乎在情理之中。

    “哈哈,我们路上时,云长就已经通报说,汉中有意投降,就等我过来了,待会儿我们倒是要会会,这袁绍法正到底是何打算。”

    想到此处,段尘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快步走入汉中外围营寨内,目光扫过忙碌的士兵。

    士兵们迅速而有序地安排着一切,营寨之外,关羽、马腾、徐庶、贾诩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见到段尘,纷纷恭敬地行礼。

    段尘连忙摆手道:“军中一切从简!”

    说罢,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入寨内,在主座上缓缓坐下,目光如炬,望向台下的一众将领。

    此时,他心中豪迈之情如潮水般汹涌。

    仔细想来,这群天下英杰,皆是他的核心班底,是他征战天下的得力助手。

    段尘不擅长权谋之术,他更喜欢在马背上打天下,然后在马背上治理天下。

    如今看来,事情的发展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

    “谈判之事,袁绍要亲自出城详谈!”

    关羽恭敬地回答道。尽管他与段尘私交甚笃,但在这种场合,他深知应有的分寸。

    段尘微微一怔,有些意外地问道:“哦?他们也不怕我就这样把他们俘虏了?”

    他原本以为袁绍和谈,会有一些安全前提,自己也准备好了应对之策,却没想到对方如此爽快。

    关羽再次说道:“主公,事已至此,他们被俘与否,对我们又有何作用呢?”

    这句话让段尘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仔细思索一番,袁绍确实已经没有了和他谈条件的资本。

    他渴望袁绍投降,而袁绍自己又何尝不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呢?

    毕竟,继续抵抗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罢了,就等明日吧,我就在这里等着他!”

    袁绍表现出的诚意,段尘看在眼里,自然也没有任何意见。

    眼看着新年将至,他心中急切,渴望尽快结束汉中之战。就在这时,贾诩瞅准时机,恭敬地说道:

    “恭喜主公,此次袁绍投降,南方诸侯联盟瞬间土崩瓦解。我军集结完毕,只需逐个剿灭,他们便只能如丧家之犬般狼狈逃窜。”

    马腾等人听闻此言,纷纷拱手向段尘道贺。

    严格来说,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天下统一的主要进程已然完成。接下来,便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关键时刻。

    “好了,这并非我一人之功,而是诸位谋臣精心策划,诸位武将奋勇杀敌的结果。待我此战结束,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段尘的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

    所谓的交代,无非就是封侯之赏。

    往昔,段尘自封破虏将军,又设立一套内阁班子,虽有缓称王之意,但如今已时过境迁。

    辽东已如庞然大物,再想隐匿于草丛之中,已然不可能。

    此前,就有人劝段尘称王,然而即将爆发的统一战争,打乱了这一节奏。如今战事即将结束,诸多事宜也到了需要深思熟虑的时候。

    虽说帐下众人皆是英才,亲如兄弟,可他们终究需要一个明确的结果。

    历史长河中,又有几人能如戚继光般说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样的豪言壮语呢?

    退一步讲,即便段尘真有此等胸怀,难道就能对有功之臣不予封赏吗?

    封赏,不仅是给他们的一个结果,更是这个创业集团一个交代。

    ·····

    会议结束,众人都是心照不宣,封赏是好事,但前提是段尘需要快些登基,在这之前,又有很多的步骤要走。

    营帐外,贾诩和郭嘉等人一路行走,谈论不断。

    一想到要封赏,激动之后,更多的是忧虑,郭嘉皱眉道:“前汉后主此时还在成都,虽说镇国塔出现,大汉威望大损,可我等毕竟自称汉人,影响力尚在,主公之事,恐怕要徐徐图之啊!”

    贾诩也难得开口,跟着道:“袁绍此时自封为大将军,主公自封为破虏将军,看似都归属大汉,实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