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452章 史诗级的白马义从

第452章 史诗级的白马义从(1/2)

    但是能像段尘一样果决的,却近乎一个没有,不为其它,辽东有广袤的辽东大平原作为后方,并且对世家豪族毫不留情,因而段尘能够直接掌握最宝贵的资源。

    但当下的袁绍哪怕是分配尚处于战乱中的汉中土地都很费劲了,更不要说是对蜀地的土地分配。

    说白了,那些世家为什么会拼了命,支持南方军阀,为什么庞统,黄权,严颜,荀彧,等各种南北方英才会支持他们。

    归根到底是袁绍这些人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保证他们家族的传承,甚至包括法正也是如此。

    沉默之后,袁绍若有所思,还是道:“此战过后,汉中土地我自然要全部分给随军将士,无论谁反对,我都要分!”

    快死了,再不笼络士卒,他们或许就真的溃散了。

    与辽东的多次交战让袁绍很清楚,在这个神话三国世界,哪怕他有法正,黄权,鞠义等各种文武效忠,却也不足以抵抗住辽东的十万数十万精锐。

    最关键的战斗,还是要靠广大的精锐士兵,和城内陪同的百姓拥护,要靠的是深厚的民望。

    而这些,才是最难解决的。

    神话三国其实本身生产力早已经达到了某种极限,神话的体系之下,早应该迎来多次的生产爆发,甚至带来整个世界的变革。

    然而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自史诗级秘境,到传奇级,再到神话级的变化中,一种强大的惯性贯通始终。

    很多时候天下英豪并没有将目光放到最底层的变化上面。

    而段尘的到来,正是用蓝星的工业科技,加上自己的崛起,迎来了最关键的一次变革。

    这次变革的力量是可怕的,其不仅仅在于完全碾压的军力,还在于对百姓的吸引。

    自河北决战发现河北各个村庄被渗透之后,袁绍其实一直在想这个道理,直到现在他或许才琢磨出来了一点。

    很多时候,他也想要像是段尘一样肆意一些,可是段尘是最粗鄙的武夫,是连字都没有的平民。

    而他袁本初,是四世三公起家,他本身就是这套体系下的最大受益者,这个问题他只能调整,不能改变。

    因而到了现在,当法正将这个道理揭开之后,袁绍只能是尽自己最大可能做到将汉中进行重新划分。

    两人就各种细节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自今日起开始,直接给每一名士兵划分土地,自战后直接迁移家人进驻汉中。

    哪怕要抵抗来自蜀中世家的千淘万浪,但袁绍有信心,相比辽东的彻底变革的压力,他们一定能够接受袁绍提出的折中条件。

    没想到,关羽好似随意的一喊,却让汉中发生了如此大的变革。

    ·····

    江夏城,镶嵌在长江以北的大地上。它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东望武昌,西扼荆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昔日,这里是黄家黄祖的掌控之地,然而,随着江东西征的号角吹响,孙策率领大军进驻江夏,这座城市成为了江东与曹操之间的核心通道。

    八月,骄阳似火,为了牵制孙策北伐的水军力量,破虏军中的赵云和张绣两位猛将,率领着总数达六万之众的骑兵精锐,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向江夏。

    数日来,他们对江夏展开了猛烈的围攻,城内守军在张昭、孙权等文士的协助下,竭尽全力才勉强守住城池。

    江边,凉风习习,微风轻拂着赵云的脸庞。

    连续多日的攻城战让他疲惫不堪,凝视着眼前的小江夏,赵云心中明白,这座城市的民望护盾已然稀薄,支撑起来的防御也早已摇摇欲坠。

    不出一日,江夏必将被攻破。

    然而,甘宁率领着江东江夏水军,从江夏东部浩浩荡荡地驶来。

    两军一军控长江,一军集结于北陆,隔水相望,这是辽东骑兵与江东水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江边的空气凝固,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赵云站在阵前,目光锐利,紧紧锁定着远处的江东舰队。

    那些绵延数里的大小舰船,有小巧灵活的舟船,有冲锋陷阵的艨艟,还有装备着巨型弩炮的大型楼船。

    这些弩炮此时已经瞄准了他们,一旦有变,即刻进攻。

    赵云深知,在同等精锐的情况下,借助舰船的火力,江东水军在远射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但这并不代表白马义从毫无还手之力。

    赵云抬起手,发出一声低沉而坚定的号令:“全军准备!”

    此时,张绣已然停止进攻,率领大军先行撤离守备。

    而白马义从则迅速集结一处,他们训练有素,行动迅猛。

    在赵云的抬手号令之下,整齐地抬起弓弩,箭头对准南方的江夏舰队。

    这些白马义从,除了少数擅长用弓箭的武将外,其余人都已经装配了最新的辽东弩箭。

    这种弩箭乃是【匠人】精心打磨而成,效仿蓝星的枪械机关构造,在保证强大威力的同时,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