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415章 南阳和襄樊

第415章 南阳和襄樊(1/2)

    “曹公,我主在汉中,您在襄阳,本为汉水上下两游,犹如常山之蛇,攻其头而尾击之,攻其尾而头击之!”

    说到这里,曹营帐下众人都无异议,有的甚至微微点头,面带微笑,表示认可。

    敌人的力量是恒定的,但在局部投入的力量会发生变化,有了汉水沟通,那就完全可以尽快调集兵力。

    现在,没有人会认为联盟不合时宜,却见沮授话锋一转,再道:

    “所谓常山之蛇,长千里,厚却不过数里,一招不慎,被那辽东骑兵,掐断其头,去除其尾,切开其中,我两军必然覆灭。”

    “两军灭则南门开,南门开则蜀地荆州难以自守也!蜀地荆州被破,那江东纵是水军数十万,也只能背靠长江固守,前途渺茫,只能投降。”

    一番话,曹营众人心中一惊。

    如此冗长的战线,他们却只考虑到了其中便利,却没想到其中风险。

    “我们与辽东亲自抗衡过,其战阵严密,骑兵无数,辽东不野战,野战不可敌,纵使西凉,纵使徐州,都要被迫臣服!”

    沮授再次加码,声音逐渐急促:

    “野战不敌,则汉水只能依险而守!那险要之处究竟在哪里?”

    问题被提了出来,曹营众人也眉头紧皱,思索起来。

    这是荀彧却并未被带节奏,而是好奇询问:

    “此问,乃是沮兄思索而来吗?或为田公田元皓谋划?”

    他掌控情报,袁绍麾下两名主要谋士他都清楚。

    沮授善于情报总结,情报联系,还有就是外交了。

    而田丰,战术上乃是一流文士水平,但在战略水平,和全局谋划上,绝对不会那般清晰,否则河北决战就不会败的那么惨了。

    如此计划,要不就是田丰觉醒了,要不就是袁绍地下有了新的顶尖人才。

    沮授并不遮掩,现在的形势,便是要互通有无,袁绍实力更强大一分,双方合作的信心也就更多一些。

    “我主新得一文士,其名为法正,字孝直,此依照汉水联合之谋划,乃是孝直所想。”

    果然,是另有其人,话说到了这里,那就必然要将话题引入到所谓的险要是什么了。

    那是什么呢?

    曹操在想,戏志才在想,荀攸荀彧在想,沮授却没在想。

    因为他来这里之前,早就想过了。

    汉水地形很复杂,上游地区中游地区,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敌人想要截断,就只能是翻越秦岭。

    而在汉水的中下游,越过上庸,是巨大的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

    南阳盆地,顾名思义,就是南阳和襄阳所在的,被汉水穿过的大片平坦地区。

    而江汉平原,北方的关口便是襄阳,襄阳不破,江汉难以被打破。

    所谓,想要守住,汉江通道,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守南阳!”

    曹操明白了。

    或许沮授的循循善诱应该让他早就清楚了其目的。

    南阳,东边是中原,西北过武关是关中,西南接汉江,东南是大片山脉。

    只要守住南阳,汉江下游就没有任何问题,只要南阳守不住,那敌人通过武关从关中联通中原,可以直接通过南阳盆地袭扰汉水。

    甚至占据上庸,彻底截断汉江上下游联系。

    好了,在场的都是明悉地形的聪明人,沮授的小小引导,自然能够让众人明白。

    沮授再次说道:

    “我听闻,曹公想要固守襄樊,但我认为,失南阳而守襄樊,容易被辽东分而攻之,然则,依照汉江,形成协防,则可以互通有无,也是我们联盟的基础!”

    直言不讳,最终确定思路,很简单,退南阳,我们不能合作,守南阳,我们相互协防。

    曹操沉默了,在场一众文士也沉默了,荆州本土文士面色难看,一时纠结,不知所言。

    而跟随曹操从中原撤回的文士,却都陷入沉思当中,他们是对北方最有感情的。

    南阳一丢,曹操和北方再无联系,他们这些以步骑兵为主的北方世家代表,真的还有话语权吗?

    曹操麾下首席谋士,戏志才最先起身,说道:

    “主公,联袁抗段,势在必行,昔日,武安君便是借助汉水,南下,又结合长江,夹击荆州,攻灭楚国,袁绍尚存,我等仅仅防御南阳一地,袁绍被灭,荆州则处处缝隙!”

    说到这里,众人想到那时场景,也是一阵胆寒,恐怕也只有是投降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荀攸终于是找到了发言的机会,拱手道:

    “所谓南阳丢而人心不失,实则为谬论,南阳丢而人心溃,并非空谈!南阳丢弃,北方军则彻底失去根基,沦为守城之军,再无反抗之力,北方世家也将对主公失望,进而考虑辽东。”

    “如果主公坚守南阳,做出表率,表明态度,即使失败,也必然不丢人心,如果主公未曾防守,而放弃南阳,则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