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虽然是一部科幻片,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关于孤独、坚持与创造力的电影。
喜剧,不是嘲笑困境,而是用笑声撑过困境。我们在片中造了一片火星,但真正的生命力,来自每一次你在观众席里的笑。”
吴宸顿了顿,扫了一圈台下的目光,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当然,也感谢我的演员们,虽然他在火星上吃土豆吃到想报警”
现场笑声与掌声交织,气氛更显轻松。
吴宸最后望向镜头:“愿每个人在自己的‘火星’上,都能找到活下去的办法。谢谢.”
国内新浪直播间里,屏幕上吴宸刚刚述说着获奖感言,直播间评论区瞬间被“恭喜!”“牛啊!”刷满。
主持人也是一百八十度拐弯:“这可是今晚的一个惊喜,《火星救援》并不是呼声最高的作品,却拿下了喜剧类最佳影片.”
嘉宾们祝贺的同时,频频点头。
“这种情况给了大家一个提醒,别太迷信赔率”
“这必须要重新评估剧情类最佳影片,《阿凡达》未必像之前预测那样被《拆弹部队》压得毫无机会,吴导的《火星救援》的例子已经在前面摆着”
俨然,因为《火星救援》的这一个喜剧类最佳影片,获奖的预测态势似乎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本来《阿凡达》在拿完最佳导演后,在众人心里,很可能就已经无法和《拆弹部队》争了.
而此时,京城电影学院和中戏都一片欢呼声响彻学校,当然还有刘伊菲这边,只是伴随着笑意的同时,两人都不禁打了一个哈欠。
一大早起床看直播,多少有点困了。
“奖也拿了,没什么事了,该补觉了”
舒唱就很自觉。
刘伊菲闻言也点了点头。
门户网站的头条快讯几乎同时更新:
“《火星救援》逆袭夺金球喜剧类最佳影片,吴宸台上妙语连珠”
“不是热门,却赢在故事”——金球奖见证冷门翻盘,《火星救援》擒获大奖!”
“《火星救援》获奖或改写剧情类最佳影片格局,《阿凡达》胜率上升!”
“.”
此时正逢国内早上,热度传的很快,微博上祝贺的人很多。
“祝贺吴导拿奖.”
黄小明就很快,甚至别人都没反应过来,就率先在底下留言了,就连网友们都慢他一步。
“活捉一个黄小明!”
“我靠,小明哥这速度太快了!”
“.”
周讯刚想上去发言祝贺,就发现了黄小明的评论了。
“这个马屁精”
虽然嘴上这么吐槽着,但是她是发现了,对方如今在圈内那叫混的一个风生水起啊,哪哪都有人缘。
“学习一下.”
周讯的祝贺行动速度也不慢,顺道还宣传了一下即将公映的《孔子》.
比佛利山庄,金球奖现场。
镁光灯依旧密集,因为已经来到了最后一个奖项了。
现场的鼓点音乐稍稍放慢节奏,镜头特写扫过几位剧情类最佳影片的入围者——《阿凡达》、《拆弹部队》、《在云端》、《珍爱》、《无耻混蛋》。
台下的呼吸似乎比几分钟前更急促了一些。媒体席上,《综艺》《好莱坞报道者》《纽约时报》的记者纷纷举起笔,准备记录最后的答案。
有人低声交换着最后的预测。
多数依旧押在《拆弹部队》上,毕竟按过去十年的规律,《拆弹部队》是典型的影评人最爱,政治、战争、现实关怀这种组合无往不利。
而少数媒体愿意给《阿凡达》一个惊喜的可能性。
台上的颁奖嘉宾略带戏谑地卖了几秒关子,然后缓缓展开卡片:“《阿凡达》.”
掌声如潮水般涌起,几位《阿凡达》主创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卡梅隆拥抱了左右的人,脸上那种久违的、胜券在握的神情
“我回来了.”
卡梅隆丝毫没有掩饰拿奖以及冲奥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