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于对刘备“仁德”和“匡扶汉室”理想的认同,这是一个冠冕堂皇且符合当前身份的回答,也暂时堵住了他对我个人野心的猜测。
周瑜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莫测高深:
“仁德?志在匡扶汉室?呵呵……乱世之中,空有仁德,恐难立足啊。”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我一眼,“子明先生这般大才,若所托非人,岂不可惜?”
他在不动声色地进行拉拢,或者说,是在试探我是否有“改换门庭”的可能性。
我心中警铃大作,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微微躬身:
“将军美意,昭心领。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乃为臣本分。主公待昭以国士,昭自当以国士报之。”
我再次强调了对刘备的“忠诚”,坚决地回绝了他的暗示。
我知道,此刻任何的动摇,都会引起周瑜更深的怀疑和警惕。
保持一个“忠于刘备的、拥有特殊见识的谋士”形象,是目前最安全的选择。
周瑜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目光仿佛穿透了夜色,落在我灵魂深处。
他不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客气:
“既如此,瑜不多言。夜已深,先生请回。今日之论,瑜会谨记在心。”
“多谢将军。”我再次拱手行礼,然后转身,沉稳地走下楼梯。
脚步声在空旷的望楼中回响,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清晰。
我能感觉到,身后那道如炬的目光,一直紧随着我,直到我消失在楼梯的转角。
走出望楼,冰冷的江风扑面而来,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才发现手心不知何时已经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与周瑜这样的顶尖智者交锋,果然步步惊心。
他被震惊了,也被深深地怀疑了。
但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只有让他感到震惊,他才会真正重视我提出的那些“可能”;
只有让他感到怀疑,他才会持续关注我,给我进一步施加影响。
公瑾惊疑,目光如炬。
这目光,是危险,也是……机遇。
我知道,从今夜起,我在江东的每一步,都将走在更加锐利的审视之下。
但同时,我也知道,我已经成功地将自己这颗“棋子”,深深地嵌入了江东这盘棋局之中,并且,引起了那位关键棋手的注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