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41章 整装待发,各怀心事

第541章 整装待发,各怀心事(1/2)

    翌日清晨,汉津渡口一反连日来的沉寂与肃杀,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忙碌。

    江风带着水汽,吹拂着岸边林立的旗帜,也吹动了即将远行之人的衣袂和心绪。

    孙刘联盟的使命,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迫使我们必须立刻启程,前往那个决定未来走向的江东。

    放眼望去,场面泾渭分明。

    靠近主力船队的那一侧,是孔明和他所率领的正式使团。

    几面代表着刘备“荆州牧”(虽然是自领且尚未稳固)和左将军府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尽管经历了长坂坡的惨败,但必要的仪仗和排场并未省略。

    数十名随从文吏身着整齐的官服,捧着书卷符节,神情肃穆。

    几辆马车停靠在旁,里面装载的想必是作为礼物的绢帛和一些象征性的物品。

    孔明本人,一袭崭新的青色儒袍,头戴纶巾,羽扇轻摇,站在船头,目光平静地望着江面,自有一股运筹帷幄、舌战群儒的气度。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力量,代表着刘备集团寻求联盟的正式姿态,是做给江东,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而在渡口的另一端,则是我和我的随行人员。

    与孔明的使团相比,我们这边显得极为“寒酸”和低调。

    没有招展的旗帜,没有成群的文吏,只有十余名精选的护卫,皆是穿着寻常士兵的服饰,但眼神锐利,身形矫健,一看便知是百里挑一的好手。

    领头的是陆大,他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腰间的佩刀和背上的强弓,无声地诉说着他的职责。

    除了陆大和少数几个我熟悉的亲卫面孔,其余几人则是我从玄镜台的“影子卫队”中临时抽调的核心成员,他们将以普通护卫的身份随行,负责沿途的秘密联络、情报传递和应对突发状况。

    我们乘坐的船只,也只是几艘普通的快船,毫不起眼,混在一众兵船之中。

    这就是“双轨”策略在出行上的具体体现。

    孔明走的是阳关道,要的是声势和礼节,他承载的是公开的外交使命。

    而我,则需要隐于其后,如同潜行的影子,执行那些无法宣之于口的计划,接触那些不能通过正式渠道联系的力量。

    我最后检查了一遍随身携带的物品

    ——几件换洗衣物,一些应急的药物和金疮药,以及最重要的,藏在贴身夹层里的几份用特殊药水写就的密信,还有与玄镜台联络的密码本和几枚特制的信物。

    一切妥当。

    抬头望去,孔明似乎也已准备就绪,正向我这边看来。

    我略一颔首,迈步向他走去。

    无论我们各自心中有多少盘算,此刻,我们是共同肩负使命、即将同船(至少是同批船队)前往江东的“同僚”。

    必要的交流和表面的和谐,还是需要的。

    “孔明先生,一切可已准备妥当?”我走到他近前,微笑着问道。

    孔明也回以微笑,羽扇轻摇:

    “子明费心了。一切就绪,随时可以启程。倒是子明这边,似乎轻车简从?”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我身后的寥寥数人,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我心中了然,这位卧龙先生,恐怕早已对我这位“突然冒出来”且迅速获得刘备倚重的“寒门谋士”产生了诸多好奇,甚至可能有所怀疑。

    只是他城府极深,从未表露分毫。

    “不过是些护卫罢了。”

    我坦然迎上他的目光,语气平和,

    “此去江东,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全赖孔明先生之雄辩滔滔,扭转乾坤。

    昭不过是随行辅佐,略尽绵薄之力,自不必如先生这般郑重。”

    我巧妙地将话题引回他的“主导”地位,同时暗示自己只是个“辅助”。

    孔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子明过谦了。长坂坡之役,若非子明提前预警调度,我军损失恐怕更为惨重。

    主公对子明之能,可是赞不绝口。”

    他这是在试探,想从我口中探知更多关于情报来源和组织能力的信息。

    “不过是侥幸预见几分,加之斥候得力罢了,岂敢居功。”

    我滴水不漏地回应,

    “倒是江东一行,听闻那周公瑾年少得志,执掌兵权,性颇骄矜;

    张子布等老臣,又多有主降之意。

    孔明先生此去,怕是会遇到不少阻力。”

    我将话题引向江东内部的复杂局势,这也是我们公开层面上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子明所言极是。”

    孔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显然对江东的情况也有深入了解,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权虽年少,却有英主之姿;

    周瑜虽傲,亦是当世人杰。江东文武,各有立场,并非铁板一块。

    只要晓以利害,动之以情,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并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