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39章 玄镜密令,布网江东

第539章 玄镜密令,布网江东(1/2)

    送别元直,夜色已深。

    夏口的营寨在寒风中寂静无声,只有巡逻士卒偶尔经过的脚步声和远处江涛拍岸的单调回响。

    我回到临时划拨给我的独立营帐,仔细检查了门窗,确认无人窥伺后,这才从贴身的暗袋中取出了几样看似寻常、实则内藏玄机的物件。

    一支特制的狼毫笔,内部中空,藏着数种不同颜色的微粒状秘药粉末;

    一张质地特殊的桑皮纸,经过药水浸泡,只有用特定的显影液涂抹才能显现字迹;

    还有一枚小巧的玉质印章,看似普通,侧面却微雕着一组极其复杂的纹路,是玄镜台内部最高级别的身份与权限验证标识之一。

    灯火摇曳,映照着我沉静的面容。

    方才与元直的交谈,更多是战略层面的沟通与信任的确认。

    而现在,才是我真正以“玄镜之主”的身份,调动这股潜藏于黑暗中的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江东之行,织就一张无形而坚韧的大网的时刻。

    此去江东,明面上是辅佐孔明,促成孙刘联盟,共抗曹操。

    这自然是重中之重,关乎我们这支残破队伍的生死存亡。然而,对我陆昭而言,这绝非全部。

    江东,不仅是潜在的盟友,更是未来棋局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孙权其人、周瑜之能、江东内部的派系纷争、水军的真实战力、地方豪强的态度……

    这些,都远非孔明那短暂的外交访问所能彻底探明的。

    更重要的是,我需要为自己,为玄镜台,为那些追随我的核心力量,在江东埋下更深的根基,寻找可靠的支点,甚至物色值得长期培养的潜在合作者。

    曹操势大,孙刘联盟即便达成,也未必稳固,未来变数极多。

    我必须拥有独立于刘备集团之外的情报来源和行动能力,才能在波诡云谲的局势中,始终掌握主动。

    深吸一口气,我开始研墨。

    但这墨汁并非寻常墨汁,而是混合了从笔管中倒出的少量秘药粉末,散发出一种若有若无的、只有玄镜台特定人员才能辨识的特殊气味,既是防伪,也是一种追踪标记。

    笔尖落在特制的桑皮纸上,我开始书写密令。

    字体是玄镜台内部通行的密文,结合了多种加密手段,即便纸张落入敌手,没有对应的密码本和解密规则,也无法解读分毫。

    第一道密令,是针对潜伏在长江沿线及江东核心区域的玄镜台“信鸽”和“暗桩”的。

    我命令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糜氏商行早已铺设的商业网络、收买的官吏、潜伏在各个阶层的探子,全力保障我与孔明一行,以及随后可能秘密输送的核心物资的安全通道。

    重点是柴桑、吴郡、建业等关键节点,必须建立起可靠的落脚点、情报中转站和紧急撤离路线。这条指令的优先级最高,必须在五日内见到初步成效。

    第二道密令,是情报搜集指令。

    我要求江东分舵,不惜代价,全面启动对孙权集团核心层的情报刺探。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孙权的态度:

    他对抗曹的决心有多大?是真心实意,还是骑墙观望?他对刘备集团的真实看法如何?他身边最信任的人是谁?

    主战派与主和派:

    以周瑜、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张昭为首的部分文臣(可能存在的主和或观望力量),各自的势力范围、影响力、主张论据、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周瑜:

    这位江东柱石的军事才能、性格特点、权力基础、与孙策旧部的关系、以及他对孙刘联盟的具体态度。

    鲁肃虽力主联合,但周瑜的态度才是关键。

    江东水军:

    规模、编制、训练水平、将领能力、船只状况、后勤补给……必须有尽可能详尽的数据。

    这是未来水战的根本。

    地方豪强:

    江东大族对孙权的态度如何?是真心拥护,还是貌合神离?

    他们在多大程度上会支持抗曹?是否存在可能被曹操利用的内部矛盾?

    第三道密令,则更为隐秘,也更具长期性。

    我指示江东分舵,开始有意识地筛选和接触江东内部可能存在的、对现状不满或有不同政治诉求的力量,无论是寒门士子,还是不得志的将领,甚至是某些立场摇摆的地方势力。

    目标并非策反,而是建立初步联系,评估其价值,为未来可能的“闲棋冷子”布局。

    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绝不能暴露玄镜台的存在。

    最后,在指令的末尾,我沉吟片刻,加上了一条特别关注的指令。

    这条指令并非核心战略目标,却是我个人判断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变量。

    我写道:“密切关注吴侯之妹孙氏(闺名尚香),详报其性格、能力、日常活动、交游人物、在吴侯及国太处影响力。情报等级: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