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01章 退无可避,撤离之议

第501章 退无可避,撤离之议(1/2)

    我的话音如同投入死水潭中的巨石,激起了短暂的涟漪,随即又被更深的绝望和死寂所吞噬。

    主公刘备跌坐在椅中,双手掩面,肩膀微微颤抖,显然被这残酷的现实和“全军南撤”的提议彻底击垮了心防。

    云长眉头紧锁,目光投向虚空,似乎在权衡着这艰难的抉择。

    翼德虽然不再暴躁地嘶吼,但胸膛剧烈起伏,粗重的呼吸声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即将凝固之际,孔明上前一步,手中羽扇轻轻一顿,清朗而沉稳的声音在压抑的议事厅中响起,如同穿透阴霾的一缕微光,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主公,诸位将军,子明所言,虽痛彻心扉,却实乃眼下唯一生路。”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理性和力量。

    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主公身上,带着全然的尊重,却又有着不容回避的坚定。

    “亮初来乍到,蒙主公不弃,委以重任,自当殚精竭虑,为主公分忧解难。”

    他先是谦逊地自陈,随即话锋一转,条理清晰地开始剖析眼下的绝境:

    “方才子明将军已陈述危局,亮愿再为主公详析一二,或能更明晰我等处境。”

    他走到悬挂在墙上的简易地图前,那地图绘制在新野附近,简陋却标注了关键的城池与河流。

    羽扇轻点,直指新野所在。

    “其一,死守新野、樊城,绝无可能。”

    孔明的声音清晰而冷静,

    “新野蕞尔小县,城墙低矮,兵不过万,粮草辎重更是捉襟见肘。

    樊城稍大,然亦非坚城天险。

    曹操此次南征,挟北方一统之威,倾巢而出,纵无号称之八十三万,其主力精锐亦远超二十万之众。

    以我疲惫之师,守此孤城,面对十倍、乃至二十倍于己之敌,且敌军虎豹精骑来去如风,断我粮道,围点打援,不出十日,城必破,人必亡。

    此乃以卵击石,智者不取。”

    他的分析鞭辟入里,将死守的任何一丝侥幸心理都无情地击碎。

    翼德闻言,虽仍有不甘,却也无法反驳这铁一般的事实,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

    孔明看了一眼主公苍白的面容,继续说道:

    “其二,指望襄阳,已成泡影。

    景升公新丧,蔡瑁、张允之流鼠辈当道,卖主求荣,已将荆州基业拱手献于曹贼。

    襄阳非但不能成为我军后援,反而已成曹军南下之跳板与粮仓!

    我军若迟疑不决,待曹军整合襄阳水陆兵马,顺流而下,届时我等便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番话更是雪上加霜,彻底断绝了任何可能存在的幻想。

    主公的身体又是一颤,掩面的双手似乎更加用力了。

    “其三,曹军兵锋正盛,锐不可当。”

    孔明的语气加重了几分,

    “曹操扫平北方,士气正虹。

    其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更有虎豹骑这等天下精锐。

    我军与之野战,胜算渺茫;若被其缠住,更是插翅难飞。

    尤其是曹纯所率虎豹骑,皆百战精锐,机动迅捷,一旦被其咬住,我军步卒居多,断难摆脱。

    此刻,每一刻的迟疑,都是在将我等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每说一句,议事厅内的气氛便沉重一分。

    那残酷的现实,被他用冷静的语言一层层剥开,露出血淋淋的真相。

    留下,就是死路一条,而且是毫无意义的死。

    “主公!”孔明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恳切与决绝,

    “存亡之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为今之计,唯有——”

    他羽扇猛地向南一指,指向地图上位于长江中游的重镇——江陵。

    “立刻放弃新野、樊城!刻不容缓!全军向南撤退,直趋江陵!”

    江陵!这个名字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地图上的那个点。

    孔明继续解释道:

    “江陵乃荆州重镇,府库充实,粮草堆积如山,兵甲器械足备。

    更兼城池坚固,北有汉水,南临长江,水陆交通便利。

    若能占据江陵,凭城坚守,尚可与曹军周旋一二。

    且江陵位于荆州腹心,或可号召荆襄不愿降曹之士,共抗曹贼。”

    他的目光转向主公,声音诚恳:

    “主公仁德播于四海,荆襄军民多有感念。

    若能抢先抵达江陵,振臂一呼,或能扭转颓势。

    再者,江陵与江夏水路相通,若事有不谐,亦可顺流而下,与公子刘琦汇合,再图后计。

    此乃险中求生之唯一良策!”

    孔明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将撤退的目标、理由、以及后续的可能性都一一阐述清楚。

    他所提出的“江陵方案”,确实是目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