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道,“风险巨大,毋庸置疑。直面曹军,九死一生。土地贫瘠,粮草匮乏,初期必然艰难困苦。刘表和蔡瑁即使同意,也断不会给予我们充足的兵员和补给,甚至会刻意限制。这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我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声音也随之提高:“但主公!富贵险中求!自古成大事者,何曾有坦途可走?想当年高祖起于微末,光武帝亦是数经生死。我等既怀兴复汉室之志,岂能畏惧艰难险阻?留在襄阳,看似安逸,实则坐以待毙;前往新野,虽九死一生,却也蕴含着一线生机!主公宅心仁厚,以仁义立世,若能主动请缨,前往最艰苦、最危险的前线,为荆州百姓守土,岂不更能彰显主公的担当与大义?这不仅能争取到刘表的信任,也能赢得荆州乃至天下士人的敬重!”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放缓了语气,但目光依旧坚定:“主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襄阳的安乐窝,只会消磨我们的斗志。唯有将自己置于绝境,方能激发出无穷的潜力。新野,就是我们破釜沉舟、险中求存的唯一选择!请主公决断!”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烛火毕剥作响。主公低着头,双手紧握,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他在权衡,在挣扎。我知道,这对他而言,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放弃唾手可得(至少表面上)的安逸,去选择一条充满荆棘和未知的道路,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
良久,主公缓缓抬起头,眼中虽仍有忧色,但更多的却是被我说服后的决绝。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子明……”他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备……明白了。你说得对,险中求存,死地后生。襄阳虽好,非我久居之乡。新野虽险,或是我等再起之基。此事……便全权托付于你。无论条件如何苛刻,只要能离开襄阳,去新野,备……都认了!”
“主公英明!”我躬身行礼,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虽然前路必然坎坷,但至少,我们已经为自己争取到了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择战场的权力。
这一夜,驿馆深处,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密议,终于尘埃落定。我知道,从这一刻起,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说服刘表和蔡瑁,争取到新野这块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土地,将是我接下来必须攻克的第一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