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471章 平安回来了

第471章 平安回来了(1/2)

    蓝武能明显感受到吕高的变化。

    至少在面对蓝武的时候,如今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怒目而视,已经能做到平常交流了,这对于蓝武来说就是大好事。

    “砰!”

    “不行!”

    “绝对不行!”

    “凉国公,你这才安生了几天啊,这就又想要搞事情。”

    “你知不知道如今南方正在遭灾。”

    “到处都需要粮食,你现在竟然还想要在努尔干都司建城,你疯了不成!”

    不过也就好了两天,第三天,当蓝武把想要支援丘福,在那里建造一座汉城的想法说出来之后,吕高顿时又是一蹦三尺高。

    “南方常平仓中粮食足够,总不可能还要北方的粮食往南方运!”

    蓝武看着吕高笑眯眯的道:“除非你同意重新复建京杭大运河,若是真修成了,到时候倒是可以做到这一点。”

    吕高闻言顿时就无语了。

    京杭大运河自从当年隋朝修建好以来,已经经历过几百年的时间,很多河道都有了阻塞。

    想要通航,绝对是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去做的。

    吕高是真没想到,蓝武竟然当真在打京杭大运河的主意,如何能不害怕啊!

    这项工程若是开展,那大明恐怕就又要有一个真正的吞金兽了。

    而且这项工程是真的有可能施行的。

    毕竟朱棣想要迁都这件事,其实在如今的朝堂上是一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

    而若是一旦迁都北平,那京杭大运河就几乎必须要修了。

    毕竟若是朱棣把京城弄去了北平,那北平人口必定爆增,是必须要常年从南方往北调粮食的。

    “国公,你难道也支持把京城迁移到北平来?”

    吕高趁着这个话题,不由就开口问了一句。

    蓝武闻言顿时就沉吟了下来。

    说实话迁都这件事,蓝武还真说不清到底是该支持还是反对。

    虽然朱棣迁都北平,让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件事听起来很酷炫,但漕运在大明之后的确算是一件大事。

    所谓百万槽工衣食所系,便是因为这条京杭大运河每年都要从南方运送粮食,最终变成了一个无法取缔的,上百万人在其中上下其手的一个衙门。

    但把北平设为大明京城,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北平成为了首都,那这里就有了不得不守的理由。

    而若是把京城一直设在南京,那很有可能大明没过几年就自动变成了另外一个南宋了。

    “算是支持吧!”

    蓝武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吕阁老,我说句话您也别不爱听。”

    “无论是开发努尔干都司亦或者是京杭大运河,其实都是为了北平建都做准备的。”

    “只要努尔干都司变成我大明的另外一个粮仓,那北平成为国都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吕高听着蓝武说着这些事情,心里莫名的就有了一丝复杂。

    之前在内阁的时候,他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他们从圣贤书上读到的东西才是对大明来说最好的。

    只要依照他们的治国理念来治理,那大明就会永远的长治久安下去。

    但自从来了北平,他却是见到了另外一个和圣贤书中描述的完全不一样的治理模式。

    整个北平府在蓝武的调动之下,好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厂和作坊厂,但就是这样的北平,却又显得极其的生机勃勃。

    说实话这段时间,吕高还真对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产生了怀疑。

    “反正,无论如何,都还请国公节约民力,莫要让百姓太过辛苦。”吕高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道。

    蓝武却是笑着点了点头。

    “放心吧,阁老!”

    “如今的大明,早就不是以前了。”

    “莫要说就这些事情,即便再多一倍活计要做,也不会出现吕阁老说的伤害百姓利益的事情……。”

    等把吕高打发走了之后,蓝武目光不由就沉了下来。

    韩望在旁边看到蓝武这个模样,不由就直接上前一步开口道:“公爷,之前临走前,您让我留下来调查那几个有嫌疑的官员,,如今都算是查出结果了。”

    “这几个人都和喜风口杨家有些关系。”

    “而这个杨家还和喜风口的指挥使关系很密切,也就是说这些人就是依靠着喜风口的便利,一边做着向外走私的勾当,一边却又在北平这边,想要用计谋影响您的决策。”

    “呵呵,这些人果真都是一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啊!”

    “抓人了吗?”蓝武不由微微眯起眼睛问道。

    “还没有!”

    “主要是害怕这些人跑去草原生事。”

    韩望恭敬的朝着蓝武行礼道:“不过,公爷,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收网。”

    “直接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